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残疾小伙单腿骑行征服新藏线 自言不向命运低头
残疾小伙单腿骑行征服新藏线
4年累计行程达24000公里;获“新藏勇士”称号,自言不向命运低头

24000公里,是自行车码表上的读数;4300米,是脚下这片土地的海拔。截至昨日,28岁的河南小伙孙有志,已经在路上连续骑行19天。
国庆节当天,孙有志从河南新乡出发,一人、一车,沿着新藏公路朝着拉萨一路前行,10月17日还被授予了“新藏勇士”称号。而在入藏的骑行者中,孙有志显得与众不同,他的自行车踏板上有一个锁扣,将右脚固定带动单车前进,左腿的裤管,空空荡荡。
孙有志是一名残疾人,他用一条腿征服新藏线。2009年,还是一名医学生的孙有志遭遇一场车祸,从此失去左腿。此后多年,他备受求职碰壁、自卑的困扰,直到2013年,在一名残疾运动员的影响下接触自行车骑行,从此成为一名“行者”。骑行中,孙有志认识了后来的妻子,还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孙有志告诉新京报记者,征服远方是一种信仰,即便只有一条腿,也不会向命运低头。
日行百公里 征服新藏线
“距离新藏线终点,还有不到2000公里。”10月19日,午后高原的阳光下,视频画面中的孙有志戴上头盔,右脚伸进踏板的锁扣,轻身一跃,骑行上路。
这是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狮泉河,海拔4300米,风大、氧气稀薄。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不到几句话,孙有志就有些气喘吁吁。他深呼吸一口,调整坐姿:“今天的计划是70公里,不然就找不到合适的住宿点。”
从10月1日出发算起,孙有志保持着每天平均100公里的骑行进度。高原的日晒和空气,都在向身体发出挑战,孙有志说自己“不怕”。呼呼作响的风声中,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此行目的就是磨炼意志,为了增加难度,他特地没有佩带假肢,只在裤脚打了个结,揣了几件换洗衣物就上路。
新藏公路,北起叶城,南抵拉孜,全程平均海拔4500米,沿途需翻越5000米以上高山5座、冰山口16个、冰河44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艰苦公路,原为汽车兵进藏道路,自然条件恶劣。征服新藏线,是孙有志的心愿之一。
一路上,孙有志保持白天骑行,晚上睡大通铺的节奏。高原戈壁很少见到旅店,他必须每天计算城镇的位置,再安排当天的进度。饿了,就随便对付一些方便面、馒头咸菜,一天的骑行下来,挤上五六十元一晚的土炕睡去,第二天再顶着大风出发。
长途骑行,对身心都是考验,孙有志告诉新京报记者,十几天来,孤独常常让自己备受煎熬,但每当到达一个新的地标,那种战胜自我的成就感,又会瞬间冲淡所有压力。孙有志觉得,这就是骑行最美妙之处。
这不是孙有志的第一次长途骑行,去年,他曾从成都出发,骑行3000公里,翻越21座大山,到达珠峰大本营。不同的是,这一次,孙有志第一次完全依靠单腿骑行,他计划用一个月时间完成新藏线骑行,然后告诉自己“我能行”。
10月17日,孙有志获得由阿里地区旅游发展委员会颁发的《新藏骑行证书》,并被授予“新藏勇士”称号。

车祸失左腿 骑车为“自救”
回想起来,孙有志觉得,是骑行“救”了自己。
孙有志来自河南辉县,2009年3月,刚刚进入山东一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读书的他,遭遇一场车祸。从病床上醒来后的孙有志发现,自己永远失去了左腿。
读书、毕业,当一名医生然后娶妻生子,这是孙有志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但车祸改变了一切。他曾经很喜欢篮球,如今却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那是孙有志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那一年,他20岁。病床上的孙有志,情绪极度不稳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一度试图拔掉身上的管子“一了百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孙有志接受了现实,休学一年后回到校园,并且于2013年顺利毕业。
打击接踵而至。毕业那年,因为身体原因,孙有志的求职四处碰壁。那段时间,孙有志心情郁闷,于是买了一张前往漠河的火车票,要到中国的最北端散散心。
这一次旅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孙有志忽然发现,尽管只有一条腿,自己仍然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去征服远方的风景。从此之后,他的人生豁然开朗。此后的一年间,孙有志游历黑龙江、新疆,徒步登上泰山,还去云南支教。回到家乡的孙有志像变了一个人,不再整天抱怨,而是重新燃起了斗志,“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在云南支教期间,孙有志认识了一名残疾自行车运动员,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尝试骑行。2013年9月份,孙有志用此前摆地摊挣的3000元钱,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之后他一直骑着这辆车,目前累计行程已达到24000公里。
时至今日,提及练习骑车的日子,孙有志还有些心有余悸。看似简单的起步、转弯、前进,对于只有一条腿的孙有志来说都困难重重,假肢摩擦带来的疼痛刻骨铭心。“我还年轻,不能就这么被打败了。”孙有志说,自己咬着牙练习半年,才能够适应远距离骑行。
征服自我 “骑行是一种信仰”
自觉“练车成功”的孙有志,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2014年2月25日,他在微博上发布一条消息,招募从郑州到海口的骑行同伴。一个名叫“小米”的郑州网友响应。
2012年,孙有志在河南新乡市中心医院实习时,小米曾是他的病人,两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但并不熟络。2月28日,孙有志从新乡出发,并于3月1日抵达郑州与小米会合。
此后的一个多月,两人历经日晒、雨淋、爆胎、丢车,穿越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行程2000多公里,抵达海口。这是孙有志第一次长途骑行,一路上,小米对他十分照顾,还主动把孙有志的行李放到自己车上。
两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2014年11月,孙有志与小米组成家庭,一年多后,两人的女儿出生。孙有志说,这是骑行带给自己最大的惊喜。
2015年初,在亲朋帮助下,孙有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开了一家客栈。一年后,他又与朋友合伙,在海口盘下一家客栈,成了一名“老板”。
骑行时风掠过耳旁的感觉,让孙有志一直难以割舍。2016年7月,通过网络招募,孙有志拉起一支20余人的队伍,从成都出发,目的地是珠峰大本营。
那次骑行,孙有志回想起来,脑海中全是“逆风、爬坡”,还遇到了塌方,一些路段只能下车推行,并且要时刻保持小心,很多队友中途退出。浩浩荡荡出发,最后只剩三个人仍在骑行。最后一天,从乌拉山下来后,距离终点还有50公里,全程上坡并且逆风。一行三人身上全部的食物,只有一罐红牛,三人分着喝完,一鼓作气,最终于8月6日下午,到达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
一年后,孙有志又出发了。10月13日,在经过红土达坂路段时,孙有志遇上了一段长达90公里的上坡路,一路逆风,海拔超过5000米,骑完这一段,他一连休整了四天。
昨日,在路上的孙有志告诉新京报记者,三年的骑行生活,已经改变了自己很多。孙有志说,自己一度以为骑行可以“向别人证明我能行”,而在历经两万多公里的磨砺后,他才意识到眼前所做的一切,更是为了征服自我,“骑行是一种信仰,哪怕只有一条腿,也不轻易向命运低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残疾小伙 单腿骑行 新藏线


北京永定门城楼举办“我爱你中国”迎国庆灯光秀
精彩民俗庆丰收
非遗剪纸迎国庆
喜迎国庆 我和国旗合个影
江西小学生千条红领巾拼巨型国旗迎国庆
2018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在江西抚州举办
世界最高公铁桥沪通长江大桥主塔成功封顶
2018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开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