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新闻 大会新闻
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马玉洁 李萌)“没想到两千年前中国人就对环保有这样的理解和概念,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专题展上,迪拜中阿卫视记者馨玥这样说道。
21日上午,近百名前来参加中共十九大新闻报道的中外记者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采访。一身红色套装,身高近一米八的馨玥在人群里颇受关注。
27岁的馨玥来自埃及,从小喜爱中国文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热爱书法,曾经获得“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埃及赛区选拔赛第一名。作为迪拜中阿卫视在中国的首席记者,她曾参与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报道。
此次中共十九大采访期间,她报名参加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采访活动,参观了“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以及“秦汉文明展”三个展览。
尽管已经对中国十分熟悉,但此次国博之旅仍让她兴奋不已。“今天亲眼看到中国一路走来的历史,真的非常不容易,我为中国取得今天的成就感到非常高兴。现在我所亲眼看到的中国已经是非常强大的。我认为自己正在见证奇迹。”她说。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介绍,这三个展览是国博最重要的陈列,其中“古代中国”展示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复兴之路”展示了一百年来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带领各阶层逐渐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而“秦汉文明展”则是国博今年推出的重量级展览,介绍了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世界的文化实力。
据介绍,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藏品近140万件。很多外国记者表示,此次展览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和中国发展的理念和政策。
柬埔寨国家广播电台记者蔡维卡表示,通过此次展览,他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历史。“我看到中华民族在过去经历了很大的苦难,也见证了中国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这次展览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策以及中国成功的秘密。”
来自加纳广播公司的阿伊对记者表示,通过这次国博之旅,他看到了中国历史的开端,也更加了解为何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当人们对一个体系不了解时,往往会带有偏见。但是此番来到中国,通过自己的观察,我看到中国现在的体系是如何有效运作的。我会通过报道让更多非洲读者了解中国。今天的展览让像我一样的外国记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历史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理解中国。”他说。
来自赞比亚《每日邮报》的卡佩亚表示,这次展览不仅让她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和中国的政策,也让她感受到中国在文化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