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名企频繁造假 凸显日本制造业窘境
神户制钢数据造假对日本制造业来说,并非第一起被曝出的丑闻。实际上,一连串造假事件正在为日本制造业敲响警钟。
几年前,丰田、本田、日产、铃木和大发等五大车商接力召回问题汽车,引发了“日本制造”的全球信任危机,而上月末,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也承认,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日产本月6日宣布召回已售38款车型共约116万辆汽车。去年,三菱汽车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篡改数据,涉及62.5万辆微型车,成为该公司2000年隐瞒车辆缺陷以来的最大丑闻。曾是全球最大安全气囊制造商的高田公司,提供了存在安全隐患的气囊,令大众、通用等汽车巨头被迫召回数千万辆汽车。这起“有史以来最恶劣的汽车安全丑闻”,导致高田申请破产,成为日本制造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破产案。
此外,家电巨头日本东芝深陷财务造假丑闻,造假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且金额巨大,公司欲剥离资产,实行重组以自救。
如果说,其他知名企业造假影响的仅仅是自身品牌和信誉,那么作为许多名企的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神户制钢造假丑闻波及范围更广,不但许多日企被牵连其中,日本引以为豪的新干线、涉及国家安全的国防军工企业都未能幸免,欧美很多制造商也担心一不小心中了招。
从内外环境看,日本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日本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在发生变化。日企频频造假,无非是为了维护品质精良的口碑,以此证明自身仍有国际竞争力,掩盖转型期的尴尬和无法迅速再崛起的无奈。
德勤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指出,2016年中国再次被列为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美国有望在2020年之前拔得头筹。而日本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国,虽然重回前十,但无法跻身前三,与前三名的得分也有明显差距。《日本制造白皮书2017》显示,日本制造正逐渐从全球撤退,一部分日本企业不得不将生产基地从东盟转移回日本国内。与日本国内设备投资不断增长相比,海外设备投资已有所放缓。
经过“失去的20年”后,日本经济仍在靠注入大量资金来输血,没能迅速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日本企业生存环境较为艰难。为争取利润最大化、维持市场份额,保住百年美名,部分企业采取饮鸩止渴的欺骗手段,这也反映出日本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即便是“安倍经济学”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
从企业自身看,日本制造业企业的创业精神已经发生倒退,经理人为守住产业,顶住成本压力,保住市场订单,不惜粉饰数据,应对国内外市场的低迷。一些老牌企业心存侥幸,以为即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也可以凭借过去积累的声誉把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作为制造业强国的日本,总体水平仍在世界前列。但造假丑闻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不仅给日本制造业带来负面影响,也警示各国制造业不要步其后尘。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日本 制造业 造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