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铁路人王强的美好生活:“草根”逆袭成为技术达人

中新网广州12月13日电 题:铁路人王强的“美好生活”:“草根”逆袭成为技术达人
作者 郭军 刘海洋
从只会徒手制图的“草根”,到精通Autocad、Proe模具仿真、3dsmax等绘图与模型生成软件,再到拥有多项科创成果的技术达人,短短五年时间,王强凭借工作上的认真负责、业务技能上的刻苦钻研、技术攻关上的积极创新,在同事中迅速脱颖而出,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王强是广铁集团广州工务大修段的一名副工长。如今,在同事眼中,他是公认的业务能手,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喜欢捣鼓各种机械设备。说起他来,熟悉他的老师傅们,无不举起大拇指。

2013年5月,王强刚分配到韶关换轨车间整理班工作。“印象最深刻的是工作劳动量相当大、生产效率太低。”王强回忆道。
由于既有线锈蚀失效螺帽非常严重,整理班需要提前一天对换轨地段线路锈蚀的螺帽进行预处理。当时采用传统的内燃扳手和简单的工具,需要20多个劳动力,而且生产效率不高,成为制约大修换轨施工效率的瓶颈。为改变这种情况,他主动着手研制一种新型套筒。一个月后,第一代产品迅速研制出来并且试验成功,但套筒的刚度、强度不够,使用故障率高。选材成了新的“拦路虎”。面对这种情况,他毫不气妥,晚上查找各种资料,白天到市场寻找材料,走上了艰难选材之路。经过反复修改设计图、材料选型、现场试验,“三爪式自动螺帽紧松装置”最终采用20CrMnTi,功能日趋完善。去年12月,该项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如今,他研制的这种新式套筒已经在该段3个换轨车间推广使用。
该车间职工李伟双告诉记者,使用三爪式自动夹紧内燃扳手螺帽松紧装置,一方面极大程度降低了锈蚀扣件处理难度,有效提高了整体换轨效率。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着持续改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利用科技手段改进生产施工,像这样的创新成果王强还有很多,有力促进了机械化换轨施工。
2014年,他设计了一款在一体化换轨施工中防止钢轨内倾外翻的防倒装置。2016年,他又设计了一款多功能小车。该多功能小车专门用于推运铁道线上氧气、乙炔瓶的设备,代替了既有线换下来的长钢轨条在切割成短轨时用人力运送的工作,极大地节省了劳务用工,降低了劳动强度。
工作5年来,王强先后参加过广珠城际、武广、沪昆、南广、贵广等高铁的精测精调,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不断探索,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苦脏累的活儿,他都抢着干。工作中他还富有创新精神,围绕施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在号子带班施工中,他现场讲解、协调整个施工进程,并手把手教职工掌握新的施工技术。

工作之余,他不甘于做“草根”,而是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常年在外流动施工,黑白颠倒,别人回到驻地都是倒头大睡,可他却为了钻研业务,一般小憩一会就起来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就是这样,《安规》《技规》《修规》等专业书籍都熟记于心,各大制图软件样样精通。在2015年、2016年段级线路工技能竞赛中均获得全能第二名。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王强表示,“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以后的工作中,立足岗位实际,主动担当作为,继续努力创造更多高效实用的机械设备,为中国铁路事业科学发展添砖加瓦。”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王强 施工 技术 草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