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简历造假屡见不鲜 催生职场“侦探”对求职者摸底细
求职者简历造假催生出背景调查这一新的行业,也由此明显加大了造假者需要承担的风险。但此种调查会否“明着来”又让人们存疑——
【焦点】职场“侦探”来了,行业底线准备好了吗?
利用伪造的身份证明、学历证书、离职证明,谎称自己是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任职过知名大企业,一任姓男子被猎头公司推荐,入职杭州萧山某知名企业高管,税后月薪高达7万元。但因发现“任总”业务能力与其身份履历不符,该企业委托猎头公司进行背景调查,“任总”终于露馅。最近,杭州萧山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被告人任某在法庭上承认,他只有小学文化。
求职者使尽浑身解数对简历进行包装甚至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企业不得不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用类似“侦探”的方式摸清求职者的底细,也滋生了背景调查行业的兴起。职场调查,边界何在?
有人“花式”造假,有人严密调查
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情况都会涉及简历造假,造假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
专做员工雇前背景调查的服务机构凯莱德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简历造假比例逐年攀升。其中,教育信息造假和就业信息造假是重灾区:就业信息造假占到了73%,教育信息造假占21%。
在曾被凯莱德发现的造假简历当中,一些求职者的造假手段之高已经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比如,有人会用修图软件做出电子公章;有人查到某名校有人跟自己重名,就在简历中冒名顶替;有人为了圆谎,简历中留的原单位联系人电话是自己“哥们儿”的……
“一般来说,跳槽频繁、自视甚高,想通过自我包装来获得高薪的人,容易简历造假。工作时间、学历、职位、离职原因,是几大类最容易造假的项目。”李静(化名)是美国某商业调查公司中国区员工,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造假情况主要有:工作时间和实际不一致,如把不光彩经历掩盖;工作业绩造假,如把不是自己的业绩说成自己业绩;职位造假。
“背景调查就是找第三方来验证你的简历的真实性。”李静介绍,专业的第三方公司会有一套调查流程,通过正规渠道,对求职者有无犯罪记录、个人档案、学历和工作经历等进行背景调查。
“以我当初入职被进行背景调查为例,我被要求提供了社保信息、银行卡号、学历学位证书以及颁发单位的联系电话、每个工作过的公司及可以证明的联系人等等。”李静介绍,“我的档案放在人才中心,他们就要求我提供人才中心的电话和我的存档编号,并打电话核实。如果提供的联系人联系不上,还要求我更换联系方式,前前后后进行了一个半月,做得非常清楚仔细。”
造假者的造假成本加大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审查。”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蒋凯朝提醒,国有公司、企业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在招聘时更应认真审查、小心谨慎。如果因为疏忽聘用了远远没有达到就业要求的员工,最终给公共财产、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还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
另一方面,造假者也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很多造假者心存侥幸,认为就算被发现了,也无非就是不被录用,不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实则不然。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蒋凯朝认为,伪造简历用于应聘并不涉及刑法上的问题,但是一旦在毕业证书、学历、学位证明上弄虚作假就可能触犯刑法。
“除了法律的规制,背景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求职者的造假风险。”微博认证为杭州斯泰普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EO的“猎头老王”在猎头公司已有10年的工作经验,他说,“即使在员工入职后做背景调查,也属于正常、合法,公司因为员工简历造假将其辞退,也是合法的。”“猎头老王”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某上市公司招聘建筑设计师,候选人复试过了,背景调查也通过了。但在入职后,HR给候选人办理社保时发现了问题——社保显示的候选人缴纳社保的工作单位和实际工作单位不一致。最后经过调查,发现候选人把自己兼职的单位写成了实际工作单位,而社保却是实际工作单位缴纳的。最后公司以简历造假、不诚信为由把该候选人辞退了。
“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里约定:为保障员工信息的真实,公司可以随时对员工进行背景调查。” “猎头老王”认为,这可以让一些持有“只要入职后、度过试用期后就安全了”的人感到不安,就不敢再对自己的经历造假,也减少了公司的用人成本。
摸底细,要在合法边界内“明着来”
调查显示,目前在外资企业和国内互联网巨头里,针对求职者的背景调查非常普遍,大约70%的互联网大公司会进行员工背景调查。随着市场活跃度越来越高,员工流动性越来越强以及人力资源部门招聘的时效要求越来越短,很多民营企业和国企也越来越重视背景调查。其中,民营企业偏重于一些重要岗位,如财务、高级管理人员、掌握关键信息的技术骨干岗位;一些国有企业则对所有外聘人员,都倾向于以背景调查代替传统的政审。
与很多人想象的“暗箱操作”不一样,背景调查是“明着来”的。在背景调查行业的一个共识是:暗地做背调也许存在,但一定不是专业机构的做法。
“猎头老王”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背景调查主要通过大数据查询和人工调查相结合,“静态的数据、经历等等可以通过大数据来查询,非常简单,还能节省时间。关于候选人在公司的表现、业绩、人缘等等这些软性的信息,要通过人工来核查。但千万不要仅仅打一个电话就决定了候选人的‘生死’。”
同时,就“调查行为的合法边界在哪里”的担忧,“猎头老王”认为,只要候选人同意并签署背景调查授权书即可调查,否则就可能引发官司。
为了保证背景调查的合理合法性,背景调查有这样一些遵循原则:被调查人授权,背景调查要让被调查人知情;不涉及被调查人尚未离职的公司;不涉及被调查人个人隐私;第三方仅记录客观情况,不评价被调查人是否胜任;给予被认为有问题的被调查人申辩权利;被调查人信息保密。
“猎头老王”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因调查不当引发纠纷的案例。一名候选人李先生被猎头公司推荐到A公司面试,刚面试完李先生还没回到公司,A公司的HR就打电话开始做他的背景调查导致李先生被开除,而李先生事先对此并不知情。一怒之下,李先生以A公司侵犯隐私权为由,诉至法院。法院判决A公司败诉,并要求对李先生进行赔偿。“这也给HR敲响了警钟,未经候选人同意,不得私自做背景调查。否则,不仅可能侵犯公民隐私权,还可能触及刑法,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猎头老王”说,新兴行业不是特权行业,急功近利地出歪点子走邪路突破底线,一定行不长远。
编辑:曾珂
关键词:职场侦探 简历造假


黎巴嫩举行阅兵庆祝独立日
纽约举行2018感恩节大游行
河北衡水:非遗文化进课堂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