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银联能靠“云闪付”APP逆袭吗?业内人士:需要时间
除扫码闪付转账等功能 持卡人可查看各银行的餐饮住宿等优惠
银联能靠“云闪付”APP逆袭吗?

面对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抢占先机的移动支付市场,中国银联没有坐以待毙,再次联合多家银行展开反击。日前,银联联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共同打造移动端统一入口。此举被业内视为银联为在移动支付市场翻身而重磅出击的大招。
“云闪付”APP是在一个APP上绑定和管理不同银行的卡片账户,由此使用各家银行的移动支付功能与权益优惠。通俗地说,就是用户再也不用因为A银行信用卡今日星巴克半价而点开A行的APP,因为B行信用卡餐饮打七折而点开B行的APP,只需要直接使用一个“云闪付”APP就可以。
“云闪付”统一各家银行入口
这并非银联第一次联合银行放出大招。2015年“双十二”期间,银联联合20余家银行隆重推出云闪付支付品牌;2016年,各自又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产品;2017年5月,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而现在各家银行的入口都被整合到云闪付APP。
银联总裁时文朝今年撰文反思银联这几年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落后时写道:“为什么资金实力、系统强度、风控能力上都是最佳水准的传统金融机构,却不能在移动互联时代占得先机?原因在‘最后一百米’上。当我们的视角从发卡、收单推进到真正的终端即持卡人、商户时,可以发现海量且高度离散的受众,正使我们的客户面临着终端需求复杂而多变、机构之间协调成本高企、资源分散而力度薄弱,各机构关注和考核的重点不一,很难‘力出一孔’和‘利出一孔’,整个合作链找不到触及用户痛点的抓手,从而带来用户离弃的风险。” 这正是银联和银行联手的最大原因。
当然,这一APP与各家银行自己的APP也并不会有实质冲突。银联表示,“云闪付”是为各家银行提供入口服务的公共平台,不排斥各家银行APP,而是与各家银行APP相互补充、互相导流。
据时文朝介绍,在银行业统一APP的建设和推广过程中,中国银联始终坚持“不发卡、不收单、不与各方争利”,持续发挥开放式平台优势,为产业各方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综合支付服务解决方案。
此外,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乱象频出的情况下,通过银联牵头打造的这个平台,用户的信息安全、资金安全也更有保证,银行方面也表示欢迎。
招商银行副行长刘建军说:“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动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重拳整治市场乱象。本次‘云闪付’APP,实现了统一入口,汇聚了商业银行及中国银联特色服务,增强了客户对银行系支付及帐户产品的认知,为各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工具。”

网络不好时 闪付不受影响
同样都是APP里完成支付,云闪付与微信、支付宝有何不同?北青报记者昨天点击进入云闪付APP,发现了三大特色。
首先,云闪付除了扫码,还提供闪付、面对面转账/远程转账支付、在线支付等多种方式,给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云闪付”APP可以支持一站式开通合作行相关服务。手机pay的首期支持行囊括了五大行和招行、兴业银行及北京银行;其余三种方式,支持的银行为银联体系内所有参与行,其中面对面扫码/远程转账可实现跨行实时到账。
对消费者来说,各种手机pay和二维码支付结合到一起无疑更加方便。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时候,二维码就无用武之地,而闪付将不受影响。
其次,该APP实现了银行卡管理入口合并。除了支付功能,还支持借记卡余额查询、交易明细查询、跨行交易动账通知、信用卡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在内的银行卡服务。对于手持多家银行卡片的消费者尤为方便。
同时,大家平时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时,只能享受支付宝和微信提供的各种福利,即使刷的是A银行的卡,也会错过A银行的特殊优惠。而“云闪付”APP内可统一查看各家银行的餐饮、住宿、出行等优惠权益,还可基于持卡人地理位置主动推荐附近银行的营销活动。
北青报记者看到,云闪付内直接开辟出一个“周边优惠”的入口,能让客户轻松找到附近有哪些商店有折扣。以中关村为例,热门快餐、便利店用银联二维码支付可以享受五折优惠,大部分30元封顶。不过不同的商店支持不同的银行,比如有家711便利店只支持工行信用卡的用户享受折扣,而有家永和大王支持所有银联用户享受优惠,还有一家吉野家只提供光大银行的线下积分兑换。
此外云闪付内展示了双十二期间的优惠活动,包含网易严选、网易考拉、欧莱雅、周生生、兰蔻等各个品牌的折扣商品。
双寡头市场银联落后很多
来自各种渠道的数据显示,银联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地位的确很尴尬。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显示,支付宝占比54.5%,财付通市场份额39.8%,其他支付企业份额之和为5.8%。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占31.5%,财付通占19.3%,银联商务占16.7%。
在大金融领域中,银行业在部分个人业务中的优势已不再明显。《2017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65%的被调查用户在办理转账汇款时的常用渠道为支付宝,而常选择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用户比例为51%和44%;在首次使用用户“升格”为常用用户的转化率上,支付宝、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转化率分别为87%、81%和84%。而在办理缴费业务时,八成用户已经习惯使用支付宝,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常用转化率均为76%,客户黏性略低于支付宝渠道。
报告同时显示,在需要进行线上支付时,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用户分别为84%和65%,选择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的用户分别为33%和23%。
据银联方面提供的数据,银联二维码支付自今年5月推出以来,月均交易笔数增幅达45%,日均交易量超200万笔。与之相比,腾讯2016年财报披露,去年其移动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
这些数据全部说明,银联现在想在移动支付领域逆袭成功,难度有多么大。
银联会创造奇迹吗?
银联“云闪付”是不是会创造奇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整体来看,云闪付这个APP功能齐全,对支付宝和微信来说是个不容忽视的对手。只是微信和支付宝已经抢占了90%以上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银联的翻身仗绝对难打,需要时间观察,也需要各相关方面持续发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云闪付”能带来更多选择和优惠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要想实现逆袭,还有待市场检验,“用户的习惯是不是会马上改变?从本身来看,真正把这款APP做好,产业各方还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从产品的开发、优惠的提供、商业的推广,非常多的机构真正形成合力还是比较困难的,短期内对移动支付市场的改变不会太大。”
苏宁金融研究院主任薛洪言认为,单靠丰富的银行优惠权益,未必能够扭转用户习惯、强化用户对云闪付的使用黏性。先不说第三方支付会不会依样画葫芦,也为各大银行提供权益优惠的展示窗口,单说各大银行的权益优惠本身,说到底还是一种用户补贴。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靠补贴已经难以支撑起一个超级APP的崛起,无数其他的APP都证明了这一点。
薛洪言认为,真正的破局点,只能来自于解决痛点问题的刚需。支付领域仍未满足的刚需可能存在于地铁公交手机闪付这样的场景中。银联方面曾公布这样一组信息:“在场景拓展方面,银联在地铁公交等民生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广州地铁全线开通银联手机闪付,短短两个多月,日闪付交易笔数已达到近30万笔,且手机闪付的占比不断提高,领跑各类移动支付产品,凭借‘一挥即付’的极致便捷受到广大乘客青睐。”未被满足的刚需场景还在,未来仍有变数空间。
文/本报记者 程婕
编辑:秦云
关键词:银联 “云闪付”APP 云闪付


黎巴嫩举行阅兵庆祝独立日
纽约举行2018感恩节大游行
河北衡水:非遗文化进课堂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