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人工智能峰会喧嚣之后期待“干货”
又到岁末,是该总结的时候了。去年人工智能如此火爆,大大小小的峰会也从年初开到了年尾。但是,很少有峰会能聚齐BAT的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从科技日报的不完全统计来看,去年也就是三场大会做到了——2017年4月在深圳举行的IT领袖峰会,2017年5月在贵阳举行的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还有2017年12月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网络图
不过,如果要谈人工智能,还得再拉上科大讯飞。毕竟,这四家公司均是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依托企业。
人齐了,现在开个脑洞——四位“毫不油腻”的中年男人同时出现在一场人工智能峰会上,你会听到什么?你能记住什么?
虚拟的峰会和不虚拟的观点
李彦宏是人工智能的忠实代言人,言必谈人工智能。在这场大会上,李彦宏照例会告诉你,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任何一个行业。它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它的未来属于开发者。李彦宏还会带来DuerOS和Apollo系统。他会跟观众聊聊自己当年如何把无人驾驶的车子开上五环,又如何因此吃了一张罚单。但罚单都吃了,无人驾驶的未来还远吗?“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李彦宏说。
接下来让腾讯的马化腾出场吧。他喜欢谈云和大数据。云是人工智能的强载体。他也要告诉“吃瓜群众”,腾讯不仅是游戏公司,腾讯照样发力人工智能。“绝艺”围棋下得好,腾讯团队做的人工智能肺癌筛查,准确率也超过了医生!“我们各个事业群都有人工智能团队,人工智能将影响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而且,场景和市场最重要哦。”
文科生出身的马云通常不会将讲话重点放在“人工智能”上,但他总会提上那么一两句。他很少谈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上的成就,更喜欢分享他的洞见——“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人工智能被吹捧得太玄乎了”“我们永远能胜过人工智能”。
好了,传言被人家抢了两亿大单的科大讯飞掌门人刘庆峰上台了。他要先告诉你们,科大讯飞拒绝被抹黑。然后,人工智能将会赋能每一个人,未来每个人都要有人工智能助手,它对社会的改变将超出常人的想象。最后,刘庆峰要分享一下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和司法上的出色表现,毕竟,应用才是硬道理。
请千万注意,并没有这样一场论坛。不过,四人可能做的发言,也不是臆测。科技日报记者找到了四人在2017年所出席的大型论坛或会议上的发言,扒拉出了其中有关人工智能的部分,并用笨方法一篇一篇做了“阅读理解”。
“伪人工智能”大量存在
从年初的两会到年末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科技公司掌门人给出了很多“金句”。仔细一看,他们还是有套路——许你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美好前景,提醒你还有若干可能的挑战,再含蓄地来一番自身成就介绍。
不仅是巨头,各类人工智能公司,在面向公众的论坛或峰会上,讲的话其实也大同小异。
人很难在短时间内产出那么多新观点,而人工智能的各类会议,开得也确实频繁。在活动发布网站“活动行”上以关键词“人工智能”搜索,给出的结果为820条,这包括了部分2015、2016年和2018年召开的活动。粗略估计,光是明确冠以“人工智能”名号的会议,在2017年就开了数百场。
一家明星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几乎每周都能收到会议邀请。这家企业表示,他们一般会去两种会议,一种是主打品牌的财经类会议,一种是主打产品的行业内垂直会议,前者打造品牌,后者可售卖产品。“十个邀请可能最多去一到两个,好多会其实没讲什么内容。”
曾经举办过人工智能相关会议的某活动主办方表示,他们一般会邀请技术、产业和投资三块的人参会。“但感觉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公司,大部分都是借概念营销炒作和蹭风口,很多市值挺牛的公司,产业化也做的一般。”于是,他们现在改做小型研讨,让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人能深入交流。至于开会,“就是各种吹牛呗”。
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前CEO卫哲更是毫不客气,指出今天的人工智能项目中,存在大量的“伪人工智能”,伪人工智能比例可能高达90%,甚至99%。
不管各类贴有人工智能标签的公司和产品究竟是李鬼还是李逵,摆在一家科技媒体人工智能板块编辑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很难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消息了。
“都是说过的内容,各种‘人工智能+’,但真的加出什么新成果了吗?能说的都已经说过一遍了,我现在都不知道还能做什么选题了。”这位编辑坦言,概念和噱头炒得飞起,扒开重重外衣一看,还是那些内容。
有泡沫,但不厚
2017年的人工智能可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很多人直言,行业有泡沫。或许泡沫轻轻一戳就破,但谁来戳,怎么破,破了会怎样,似乎并没太多人注意。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成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人工智能的泡沫,对学术界和产业界都产生了影响。从产业界来看,大量创新创业公司在烧钱,他们有些盈利不多,但估值很高。“不知道投资人的钱怎么收回来,迟早会有摊牌的一天。”而如果业界对外宣传时喜欢夸大某一技术的进展,对学界申请科研经费也非常不利。刘成林研究的OCR(光学字符识别)就是这样一个受到“吹牛”影响的领域。其实,在字符识别上还有很多技术难点有待攻克,但外行会觉得,这个领域明明已经发展成熟了。
不过,在信息交流共享更加充分的今天,行业的泡沫不会太厚。“我相信,人工智能这一次的发展,不会像前两次那样大起大落。”刘成林说,从目前来看,至少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有大量工作要完成。“前进路上肯定会有起伏,但不至于下跌得特别厉害。”
从整个人工智能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无可否认,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技术推动了专用智能的巨大成功和广泛应用;但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诸多局限,并没有因为人工智能的“走红”而得到明显突破。
这些局限,也是在之前不少相关论坛上有发言嘉宾提到过的:依赖大量样本训练,可解释性不足,自适应性不足,缺乏常识,难以实现多功能协同……刘成林强调,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问题真正解决,能大规模进入实际生活还任重道远。
其实,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常常会有一种声音——能否借助智能时代的东风,实现我国产业所谓的“弯道超车”?
“弯道在哪?没有弯道啊。”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得非常直接。和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三大领域是算法、芯片和应用。他指出,在算法上,我们大大落后,并无哪个原创算法成为世界标杆;芯片也依然落后,“不管是CPU还是GPU,人工智能的芯片平台,没有哪个是我们的”;欣慰的是,在人工智能应用上,我们确实不逊色于国外,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可能在此项还有优势。但是,在算法和芯片方面,我们必须奋起直追。
2018年,人工智能的风会继续吹。各大会议和论坛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泡沫会变厚,还是被戳破?大佬们口中的“人工智能改变一切”能否成为真实可感的日常?静静等待吧。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泡沫 喧嚣 后期 期待 干货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