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悬崖村接入互联网半年:年轻人靠直播吸引十几万粉丝
悬崖村的网红们
公众熟知的悬崖村,最初闻名于17段通往外界的危险藤梯。2016年底,新的钢梯在悬崖村竣工,村民往来外界变得更加便捷。2017年6月,互联网正式接入悬崖村,打开了村民和外界连通的另一条通道。半年的时间里,悬崖村的年轻人里已经产生了第一批“网红”,他们或是在天梯上做动作,或是直播田间地头的一切,还有人通过直播做起了山货生意。几代生活在封闭大山中的人们,正在通过手机与这个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拉博直播在山间跳岩石
直播
“悬崖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尓莫乡阿土勒尔村的别称。从山底到山顶村庄海拔高差近1000米,村民和外界的唯一通道曾经是17段藤梯。仅仅在半年之前,互联网和悬崖村的距离是70公里,这是距离悬崖村最近的一家网吧。
现在,村里24岁的彝族小伙儿拉博已经成为首批网红之一。2016年11月19日,垂直距离约800米、总共约1000级台阶的悬崖村钢梯工程竣工。拉博就是钢梯施工队的一员,在山崖最陡峭的一段,他亲手打下了固定的钢钉。钢梯完工后,拉博特意去“跑”了一遍,从山顶到山脚仅耗时18分钟,而这段路普通人可能需要一个半小时。从小放羊的拉博习惯了在山间奔跑跳跃,爬天梯、过吊桥、放牛羊这些生活日常,在5个月的时间里为他带来了12.6万的粉丝。
开通直播后,拉博问村里:“这个平台是我修的,能不能用我的名字?”村里同意了,这个叫做“拉博站”的地方也成为了“悬崖村飞人”拉博直播的主要场景。拉博直播时蹦蹦跳跳,看的人觉得很危险,他自己不觉得,他说自己从小到大,这个悬崖村一直就是这样的。“山上放羊怎么戴护具啊?如果羊跑出去了,不管什么地形也得给抱回来。”
过吊桥也是悬崖村直播中常见的情景
通网
2017年的初夏,互联网的通入让这个村子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年过四十的村民莫色尔体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以前村里没信号,村民家中不要说电脑、手机,连电视都少有,村里只有一部电话在村委会。少数能用电脑的村民如果想要上网,则需跋涉70公里山路才能找到最近的一家网吧。通信铁塔于2017年6月在悬崖村建成,土坯房里连着网线的路由器就成了最现代的东西。
“老人对路由器都很爱惜,不少人家路由器上裹了厚厚一层布,为的是防止灰尘和被老鼠啃咬。后来我们好几次劝他们拿掉遮盖物,解释这样会影响信号。”莫色尔体说。
新的“天梯”已被修成钢架结构
村里通了网络,接受最快、最高兴的自然是年轻人。“白天晚上抱着手机不肯离手,不是在看视频就是在聊天。”莫色尔体说,因为有人分不清WiFi和数据流量接入,一个月的费用高达三四千元。
刚装好网络的那两个月,很多人家的网费远远超过政府扶贫项目的每人每月100元减免范畴。随后村里和通信公司协商还是免掉了这部分费用,自此之后,村民们使用流量都格外小心,“再也没发生过这种事情。”莫色尔体说。
收入
很快,互联网为悬崖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拉博在手机上看着直播平台里主播们每天“出演”的日常,也萌生了开直播的想法。以前拉博的收入全靠务农,全年只有七八千元,如今直播个半小时,或者丢个“走悬崖”的视频,他就能拿到上百元。
对于打赏的收入,直播平台和拉博五五分成,钱打入直播账号,可以通过微信提现。每次少的时候一两百元,多时候可以到四五百元,虽然直播收入并不稳定,但相比于务农,这笔钱对于他来说来得似乎“太容易了点”。
拉博的好朋友某色苏不惹是悬崖村的另一名“网红”,他的汉语名字叫杨阳。每天上午8点到11点是杨阳固定的直播时间,与“看起来就危险”的拉博不同,他直播的内容是介绍土特产。
杨阳说,以前家里的收入主要是靠种地,偶尔外出打工。在2017年年底才接触网络直播的杨阳,不过一个月就有了5万多粉丝,于是他便把土特产货架搬到了直播视频里。
拉博直播放羊
杨阳曾经也卖蜂蜜跟核桃,但一般都需要有外人去悬崖村的时候才能卖出去,现在通过直播平台推销,最新一批蜂蜜四五天就卖掉了80斤,天南海北的订单都由他打包送到山下镇里的邮局。
“经常有网友在直播过程中问我,我们还有什么特产,什么时候能出货?”杨阳说。
创业
互联网带给杨阳的收益并不仅仅是打赏和山货。杨阳在直播时会拍摄悬崖村的方方面面,这种细致入微地展示激起了看客们巨大的好奇心,不少网友和他成为了朋友。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杨阳在悬崖村接待了不少从广东、江苏等地过来的好奇网友。他给这些人当导游,每次带队都能拿到一两百的“导游费”。
除了“短期效益”可观的直播,悬崖村的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走进一个新世界。和年轻人不同的是,莫色尔体时不时会上网查查中药价格和新的种植技术。
莫色尔体所在的农村合作社由几名40岁出头的中年汉子组成,他们的作物是种植风险颇大的中药——三七。多年前,悬崖村曾种植中药三七,但因其种植过程风险不小,且三年才有一次收成,最后被很多人放弃。莫色尔体和合作社的伙伴在网上研究了半天,感觉三七种植仍有可观的利润,他们决定创业。几个人通过网络在三七种植经验丰富的云南找到了师傅,又在网上学习了新的大棚和滴灌种植技术。
莫色尔体说:“以前村里条件不好,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种过三七,现在的新方法都是从网上学来的,然后我们再去找云南师傅和村里请的专家一一求证。”2017年,合作社试种的三七取得成功,他们准备今年在全村推广到10亩地左右。
莫色尔体说,无论是扶贫队说的新技术,还是村民想自己开发的新项目,大家都会去网上找找资料,“眼见为实,对未来有个大致的预期,心里也就踏实了”。
网变
最初村里人看到拉博等人举着自拍杆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像个疯子”。“他们整天对着镜头,哪有那么多可说的?”莫色尔体说。
当镜头对准其他村民的时候,大家都很紧张,不知道如何面对,“如今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面对镜头都能简单聊上几句”。
现在走进悬崖村,一天的时间里可能会遇到几个年轻人举着自拍杆在直播,有的在天梯上,有的在田间地头,有的在家里。
新天梯的建成打通了悬崖村和外界的物理通道,互联网的到来更像是给悬崖村插入了一根沟通世界的大动脉。
在视频直播平台上,悬崖村已经是一个“大IP”,有很多隔壁村镇的人“蹭悬崖村的热点”,在直播中使用“悬崖村村民”的名号。
以前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的杨阳,已经把“导游费”列入了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
拉博的老婆最近稍微有点吃醋,她不喜欢拉博和陌生的女孩在网上聊天。
文/本报记者 熊颖琪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直播 悬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