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还是那片山,“成色”不一般——乡村青山换“金山”见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还是那片山,“成色”不一般——乡村青山换“金山”见闻
新华社记者许晟、唐弢、孙清清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记者在各地采访看到,不少乡村正借力美丽的乡村环境,用“颜值”入股企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拓展现代化经济作物种植等,一处处绿水青山,变成一座座“金山银山”。
升级“颜值”:实现收入翻番
“好环境是村民集体打造的,企业看中了好环境,必须让村民共同受益。”浙江安吉县灵峰街道鲁家村支书朱仁斌说。如今的鲁家村水清山绿洁净美丽,村集体资产也从2011年的负债150万元,摇身变为如今的总资产1.2亿元。
“以前的鲁家村,满是泥泞,垃圾乱飞。”朱仁斌说。2011年,事业有成的朱仁斌回到家乡,决心振兴鲁家村,第一步就是改善卫生环境。
他找乡贤捐赠、归集财政资金,先后投入1700多万元,使乡村面貌大改观。“一些乡贤回家差点迷了路,以前杂乱的场景都变了。”朱仁斌说。
搞好环境后,朱仁斌引入企业和村集体合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把已经投入和将要投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的钱都折成股份入股,占股49%,联手实现村落景区化。
村民收益迅速增加。“土地流转给村民每年每亩700元左右;旅游公司有分红,还可以开民宿创业等。”朱仁斌算着账说,相较2011年,鲁家村现在的人均收入至少翻了一番。
经营山水:带旺乡村旅游
“国家政策好了,只要环境好,肯干,就能挣钱。”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镇四通河村村民张平征介绍,他家的生态采摘园每年一亩挣2千多元,30个床位的农家乐住宿每年收入30多万元,还有培训营地等设施收入,每年收入共50万元左右。
尧山镇山地居多,在一片平原的河南,自成气候,独具特色。依托这好山好水,尧山镇已经开辟3条漂流河道,并开发了好运谷、画眉谷、滑雪场等众多旅游场所,年接待游客几十万人次。
2004年以来,张平征以几间瓦房、3万块钱为起点,在村里第一个搞起了农家乐。10多年来,瓦房已经换成3层楼房,床位从11个增加到30个,配套了卫生间、空调。
张平征并不满足,考虑应对客户日益提升的需要,给农家乐升级。他笑着说,明年要把床换大一点,把灯具换得好看些,把房间装得漂亮些。
因地制宜:造就“金山银山”
“我家的钱在山上,值100多万元。”浙江安吉灵峰街道目莲坞村民谢春富指着远方的青山说,家里种着30多亩白茶、毛竹,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遍及各处的绿水青山,成为造福各地民众的“金山银山”。
“以前这里是农场,种植了2300亩的澳洲坚果、柑橘等经济作物,但由于管理不善等,杂草丛生,有的果树都不挂果了。”广西扶绥县夏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叶发权说,现在公司大部分工序实现机械化,并加强管理,果木经济效益显现。
效益好了,农户自然跟进种植。企业现在不仅种植澳洲坚果,还培育果苗,给周边农户种植,并实行保底收购。叶发权说:“现在澳洲坚果市场需求大,到丰产期后,一亩年收入可达万元,前几年跟着种植的农户,现在不少都换小车了。”(参与采写:许中科)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乡村 青山 金山 种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