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民革浙江省委会新一届社会服务团成立小记

2018年01月04日 09:59 | 作者:王晓红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创新激发活力 

——民革浙江省委会新一届社会服务团成立小记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晓红


“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珍品,而新叶昆曲更是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2017年12月23日,顶着凛冽的寒风,重新组建的民革浙江省委会教育服务团率先出发,来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德大慈岩中心小学就学校开展“新叶昆曲”教育展开调研和帮扶。服务团团长、浙江音乐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李叔同学院(筹)负责人于钟对学校孩子们带来的昆曲表演竖起大拇指,他说:“服务团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昆曲、婺剧方面的专业师资辅导,即将建成的音乐学院附中也能为这里的孩子打开一扇大门。”

民革浙江省委会教育服务团是吹响号角的第一支队伍。2017年12月6日,民革浙江省委会召开专门委员会(简称“专委会”)、社会服务团成立大会,省委会决定设立十个专委会,以及在原有八大服务团基础上,进行人员调整,注入新鲜血液。会上,四位专委会、服务团成员作代表发言。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吴晶向服务团授旗。

成立大会召开后不久,教育服务团就专门召开了重组后的首次会议,大家在会上就如何凸显教育服务团资源特色、成立民革教育合唱团的设想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专委会是充分发挥各方面党员人才优势,协助省委会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参政议政工作的有效平台,在第十二届委员会期间,专委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这次,在原有的八个专委会基础上,新增了妇女儿童委员会和青年发展委员会,同时,孙中山理论研究会根据工作性质的改变,更名为“理论研究与学习委员会”。据悉,各专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3至5名,设委员10至30名,实行动态管理。

与往届专委会由省委会处室牵头开展具体工作的方法不同,本届专委会实行省委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赋予了各个专委会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和更大的自主空间,专委会的日常工作由轮值副主任负责。为了更有效地推动专委会工作,每个专委会还将拿出两个副主任名额,通过竞聘上岗。目前,已有30余位党员报名,正在为竞聘做积极准备。“我对孙中山及党史研究很有兴趣,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想竞聘理论研究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一职。”党员叶立标说。

此外,成立大会上还对服务团进行了人员调整。过去5年中,民革浙江省委会社会服务团完成社会服务活动上千次,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如百名教师牵手乡村学校、百名医生牵手基层医院的“双百”活动,民革党员走进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系列讲座”等,影响扩至全国范围。为了使其得到更加良性的发展,激发更多的活力,服务团也进行了一系列人员调整,并注入了一批新鲜的血液。年近70岁、有着丰富服务团工作经验的民革党员杨金龙,同时被三个服务团聘为团队顾问。

“无论是专委会还是社会服务团,它们不是行政管理部门,不是办事机构处,不是党员俱乐部,专委会是具有专业性、研究性、咨询性等显著特性,是用来形成有深度的思想成果。而社会服务团则凝聚各领域党员力量和资源,以团队运作形式,为社会献爱心、作奉献,从而打造社会服务工作品牌,在全社会彰显民革特色,树立民革形象。”吴晶在动员讲话中指出。重组后的专门委员会和社会服务团,也正在按着这个思路,吹响号角再出发。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社会服务 民革 省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