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台湾高等教育寒潮来袭
2017年度17所高校新生注册率不足六成、全台198个系所招不到人
2017年末,台湾教育部门首次公布了全台157所大专院校的全校新生注册率。数据显示,台湾观光学院等17所高校2017年新生注册率不足六成,其中8所高校学生总数不到3000人;包括台湾大学、成功大学等台湾知名高校在内的198个系所招不到学生。在2017年8月大学入学考试分发缺额人数创新高、10月宣布2018年大学学士班减招1169个名额后,“少子化浪潮”在台湾高教界掀起了又一波“海啸”。
招生不足,私立大学成“雷区”
从已经公布的名单来看,全台新生注册率最低的学校是位于花莲的台湾观光学院,仅有29.87%,全校学生数仅有896人。根据台湾“私立大学转型及退场条例草案”的规定,全校学生数未达3000人,且最近2年新生注册率未达六成的学校,将被要求限期改善,并进行专案辅导。除了台湾观光学院外,另有7所私立大学也濒临辅导线。
“学生选学校,通常是‘先选公立再选私立’,一些新设立、地处偏乡的私立学校首先会受到冲击。”台湾私校工会理事长尤荣辉分析道。据台媒报道,各校缺额已经达到6万多人,预计新学年大一新生还会少1.5万人。“注册率一公布,等于宣判了一些学校‘死刑’。”尤荣辉表示,家长和学生担心会踩到快关闭的“地雷学校”,末段学校招生将更加困难。
私立学校惴惴不安,公立学校也捏着把汗。有18所公立高校注册率也不满九成。身处“顶大”(注:指台湾通过“迈向顶尖大学计划”重点资助的高校)行列的台湾阳明大学注册率也仅85.16%。硕博招生情况尤其惨淡,2017年全台有198个系所招不到人,其中包括53个博士班。台湾大学社会学系都已经连续2年招不到博士生。
供过于求,高教乱象令人忧
台湾高教市场“供过于求”,造成不少令人担忧的乱象。苗栗亚太创意技术学院校长高永光回忆起刚上任的场景颇为无奈:“当时一群黑道行头的人头中介公司直接闯进我办公室,暗示我要不要买学生名册。”高永光虽然直接回绝了,但他知道,这些学生人头中介公司在台湾南部濒临招生率“死亡线”的学校中很有市场,位于高雄的和春技术学院就因涉嫌伪造学生名册而接受调查。
台湾高教工会组织部主任林柏仪还透露,一些私立学校给教师摊派招生任务,将招生人数与个人业绩挂钩。因为“学生数”不仅直接影响学校财源,更是政府清退私立学校的关键指标。此外,据媒体披露,一些学校为节约办学成本,采取拼班上课的方式;有的学校甚至开出一学期只要听5次演讲的必修课程。
与不断减少的生源相对应的是不断降低的入学标准。2017年台湾高校录取率高达96.92%,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学校招不满。由于担忧高等教育质量,当局曾规定成绩排在最后5%的考生不予录取。然而,这一标准一降再降直至取消,大学文凭贬值导致了岛内的“读书无用论”。
准备“过冬”,全台反思谋出路
在哀鸿遍野的台湾私立高校中,也不乏逆势反弹者。“未来的高校不是极大就是极小,极小必须有特色、够专业,学校才能有竞争力。”台湾观光学院代理校长刘家榛也认为,学校已经制定详细的转型计划书,除厨艺系维持现状,其他6系将采取大一大二集中培养的方式,并设有创新课程。
2017年7月,台湾政治大学博士生在夜市卖鸡排的新闻在岛内引起不小争议。关于高校硕博的招生惨淡状况,台湾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认为不只是“少子化”的问题。“台湾高校教职减少,博士毕业出路成问题,许多人只能兼职授课苦等职缺,成为‘流浪博士’。”陈振贵指出,台湾每年要培养700多名“流浪博士”,投资回报率过低,台湾高等教育面临人才断层的风险。
多年前广设大学的后果逐渐显现,不少优秀高中生到境外求学。台北市立大学校长戴遐龄认为,台湾高等教育必须要经历汰弱留强的过程。“真正有吸引力的教育投资和创造有就业前景的就业机会”,她认为,必须要让年轻人重拾对台湾高等教育的信心,否则未来高中生大举外流将难以阻挡。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台湾 学校 高校 高等教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