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高度关注家委会功能异化对建设教育强国的影响

2018年02月26日 10:01 | 作者:唐 敏 | 来源:民建中央网站
分享到: 

近日,上海某小学家委会竞选异化为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关系秀”,引发热议。这种现象反映当前我国家委会功能出现异化,必须高度关注这种不利建设教育强国的倾向。

一、 家委会功能异化的现状

自2012年《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推行以来,全国各地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在优化教育环境中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运行时间不长,社会舆论和相关研究也反映了不少问题,主要是出现异化倾向,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 学生的空场。调研发现,不少家委会以配合教师对班级做建设和管理工作减轻学生负担为名,对本可以锻炼学生组织策划能力的班级事务大包大揽,如教室布置、设计黑板报、收取和使用班费等等,造成班级管理中学生的空场,班、团委则形同虚设。
  • 方向的迷失。目前,很多家委会成员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培养目标没有正确理解,导致家委会在职能行使中常常背离我国教育改革初衷,出现方向性迷失。据调查,有的家委会成为摆设,丝毫不起作用;有的异化成了名利场,把社会上的特权思想引入了学校,为学生输出不良价值影响;有的则成了一些学校敛财的“尚方宝剑”和抵挡舆论非议的“万能盾牌”,使学校或教师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身披家委会的外衣而合法化。如,2012年温州“天价班会费”,问题根子就出在家委会越俎代庖,以各种名义筹资介入学校管理造成混乱。
  • 内容的空泛。目前许多家委会成员热衷于单独组织或与学校联合组织各类主题活动,由于对学校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到位,导致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化或表面化,学习内容空泛,很难真正引起学生兴趣,也难以实现学生的认同、理解和内化,教育成效甚微。

二、 家委会功能异化对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影响

家委会功能异化已是一个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对学生、家长和学校带来不良影响,还对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当前,不少家委会成员无视学生发展,过分热心,插手参与班级事务,这种做法无异于拔苗助长,必然会剥夺学生锻炼管理能力的平台,削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自我成长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校教师管理水平。同时,也严重违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偏离了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要求。

(二)家委会在职能行使中出现方向性迷失,家委会也因此成了家长争取自己孩子能获得教师更多关注的途径,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形成攀比风,加重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负担;二是造成家委会与学校的职责混淆,学校一方责任缺失,将一些职责移交给家委会;三是给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家长和学生带来很大的经济、精神压力。这种方向性偏离,严重扰乱学校的育人环境,带来无序的校园治理,扭曲正常的家校关系,成为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不能承受之重。

(三)如何更好更快地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下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要义和首破之题。现阶段,家委会成员主力是全职妈妈们,组织活动,便成为全职妈妈们刷存在感的战场,既无法确保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达到教育要求,也很难取得家长、学生的信任与满意,与建设教育强国根本的评价标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相背离。

三、 应对家委会功能异化倾向的建议

应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家委会功能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延伸,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趋利避害,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强国。

(一)出台法规。当务之急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就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对家长委员会的相应职能、权利与义务等做出明确规定。可参照浙江温州经验,明令“两个不允许”:家长委员会不允许以班会费、资料费、补课费、讲座费等名义向家长收取费用;学校和教师不允许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名义进行收费、摊派或集资。

(二)强化指导。大量的家委会成员需接受培训,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家委会成员没有接受过培训。此外,学校、教师、家委会成员对家委会和学校关系的认识也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进行科学的指导。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强化对辖区内中小学家委会统筹管理,加大对当地中小学家委会成员的指导和监督。让家委会职能行使回归本位,从当前“前台”的学校或教师“小跟班”退到“监督学校管理、维护学生权益”的“后台”。应从外围层面尽可能为优化育人环境提供支持协助,切忌无视学生发展而成为学校或教师的附庸和畸形延伸。

(三)启动问责。成立由纪检监察、教育等部门单位组成的联合问责调查组,对属地涉及到的学校、教师和家委会日常工作情况进行重点调查,查清查实相关人员是否存在监管缺失、失职渎职等行为,对于在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工作人员,一律立即停职接受调查,一经查实,严肃问责,坚决纠正家委会功能异化带来的负面效益,确保更快更好建设教育强国。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教育 学生 学校 异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