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时时播报 时时播报
“耕耘者”马瑞燕:讲台就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霍瑶、马晓媛、许晟)49岁的全国人大代表马瑞燕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代表,她却常说自己“从农田里来”。
“我的专业是生物防治研究,通俗点讲,就是利用昆虫的自然天敌来寻找防治虫害的方法,减少农药残留。”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马瑞燕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田埂间、实验室、讲台上。刚刚过去的春节,她只在年初一休息了一天。“很少在双休日休息,暑假也没有,夏天正是研究农业病虫害的黄金季节,不能错过。”马瑞燕说。
闲暇时候,马瑞燕会在大学校园里散散步,她有一样随身携带的东西:放大镜。用来观察树叶上、草地上、花圃里的生物,把有研究价值的带回实验室。“来北京开会我也带着。”她笑说。
多年奋斗带来的是一系列耀眼的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陷阱捕虫器”等多项国家专利、和团队历时6年拍摄科教科普电影……
2013年,马瑞燕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又再次当选。6年来,她总共提交了20份建议,不论是“涉农专业教育精准扶贫”,还是“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全都离不开“农”。
“农业是个艰苦的行业,偏公益性,就业的待遇和其他行业不能比,吸引和留住人才都很难。”每每谈到学生,马瑞燕的心疼全写在脸上:选择农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农村养育的孩子更懂农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情感,同时家庭也相对贫困,一万多块钱的学费对城市人家的孩子不算什么,但对有些农村家庭则是一年甚至两年的收入。
去年,马瑞燕在11个省市调研、走访发现,46%的涉农专业学生要靠贷款来继续学习。不少热爱这份专业的学生觉得压力大,有的还会中途放弃。
“我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时,面对的是渴望知识的眼神,而不是背后藏有顾虑。”为此马瑞燕持续关注这群学生,建议减免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让更多优秀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可以安心学习、继续深造。“看似就是一个学费减免,其实刚好在我们国家这几个大的关键词‘农业’‘教育’‘扶贫’‘科技’的交会点上。改变涉农专业的招生政策,是对贫困地区农民家庭最精准的帮扶。”马瑞燕说,一个村里娃上了大学,一户农家就有了希望,未来农业科技发展也有了后备力量。
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一起为热爱的研究事业奋斗,是马瑞燕最大的骄傲和快乐。“科研的过程其实很享受,那是一个去假设、去发现、去探索生命的奥妙的过程。对我来说,农田就是我传授知识的讲台,而讲台就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她说。(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希望的田野 马瑞燕 全国人大代表


梅花奖艺术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也门面临特大饥荒
距矿工被困区域还剩17米 尚无新发现被困人员
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仪仗”劲舞苍穹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特朗普威胁中断或大幅削减对中美洲三国援助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
比利时国王访问葡萄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