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外媒:研究称8成校园枪击案凶手对暴力游戏并无兴趣
近来美国又发生了多起青少年校园枪击事件。
在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枪击案发生后,有报道称凶手经常一天打15个小时的“暴力电子游戏”。这让人们又开始关注玩一些比较血腥暴力的游戏到底会不会导致年轻人持枪行凶?

当然这在美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如同日本讨论看动画漫画会不会导致人性犯罪一样。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立场似乎比较鲜明,他已经把多家游戏业负责人叫到白宫讨论这个问题。据与会者透露,特朗普在现场放了一段游戏集锦视频,指着游戏里杀死对手的画面问底下:
“这是暴力吧?”

算不算暴力,标准因人而异。但玩暴力电子游戏和校园持枪杀人之间关系,却可以通过科学的统计研究得出结论。
简而言之,大部分研究者们并没有找出“玩暴力电子游戏”和“校园枪击”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在《今日美国》的一篇报道里,维拉诺瓦大学的心理学家Patrick Markey提到:有严重暴力行为的男性,实际上比一般男性玩暴力电子游戏还要少。

只有20%的校园枪击案凶手玩这类电子游戏,相反有70% 的正常同年男性对这类游戏有兴趣。还有像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中的犯人赵承熙这种,他从来不玩电子游戏。他同学之前还在惊讶:这家伙居然不玩游戏。
Markey此前与人合著过《道德战斗:为什么对暴力电子游戏的声讨是错误的》一书。他在书中把校园枪击犯形容为一群“倾向于做一些与同龄人不同事”的家伙。
正常的青少年都会玩一些电子游戏,不少包含了暴力元素。美国的青少年是这样,全世界的青少年也都是这样。Markey称:“尽管有的父母不喜欢,但做一些同龄人会做的事才是正常童年的标志”。

2015年,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研究也支持了Markey的结论。他们并没有找到显著证据以支持“玩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现实暴力犯罪”的说法。
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单独因素都不会促使人的行动更加暴力和有进攻性。这类行动都是多个因素同时诱发的结果。而玩暴力电子游戏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在Markey之前,德克萨斯大学经济学家Michael Ward与两名同事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更加有趣的结论:暴力游戏销量增长时,现实生活中的犯罪率却下降了,尤其是暴力犯罪的犯罪率。
有的研究者虽然支持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产生进攻性情绪,但它们并不认为这会进一步导致任何实质上的暴力行为。
艾奥瓦大学和堪萨斯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得出更精确地的结论:短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所产生的进攻性想法仅会持续4到9分钟。
Markey表示,在这么多研究面前,那些政策制定者应该放弃那些无意义的争执。
或许像游戏业界认为的那样,电子游戏只是为了转移焦点而被选中的一只替罪羊。

编辑:曾珂
关键词:8成校园枪击案凶手对暴力游戏并无兴趣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