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陕西考古发现2000多年前秦国古酒
新华社西安3月18日电(记者秦汉元)秦人爱饮酒?2000多年前古人饮用的酒是什么样的?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的发掘结果。这批平民墓葬的时间集中在战国晚期到秦代,尽管多次被盗扰,依然出土了不同材质的文物约260余件,其中引人瞩目的是在一件密封较好的铜壶里,发现了距今2000多年的古酒。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发掘中发现的盛有古酒的铜壶(中)
铜壶属于盛储酒类液体的青铜礼器,按照周礼制度,墓葬中出土的铜壶多与下葬过程中的“献祭”仪式有关,填埋时也多盛有酒类。但2000多年前秦人盛放的酒能保存下来实属“意外”。主持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说:“铜壶出土时,我们发现口部用植物条捆扎了粗麻布,良好的密封性为保存壶中酒提供了可能。”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发掘中发现的约300毫升液体(资料照片)
铜壶中保存的约300毫升液体,近乳白色,透明纯净。参与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杨力铮说:“经过相关单位科学检测,发现液体中含有较高的羟脯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属于酒类物质,类似今天发酵酿造酒。”这次酒的发现不仅说明了秦都咸阳的酒业酿造水平,也体现了秦帝国对周礼制度的传承,对研究秦咸阳城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保存完整的铜剑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这批墓葬出土的一柄保存完整的铜剑。通长60厘米的铜剑剑身是中部起脊的八面体造型,近锋端有明显束腰,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使用之后在刃部留下的豁口。铜剑的束腰和八面体剑身使其具有较强杀伤力。据《史记》记载,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秦国自简公六年开始“令吏初带剑”,次年令“百姓初带剑”。从此秦国男子带剑成为规制。张杨力铮说,这柄剑的造型是吴越风格,从刃部豁口推测,是经历血雨腥风的实用武器,也印证了秦人的尚武之风和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考古 年前 秦国 古酒 前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