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奋斗的感觉最幸福——记在农村创业寻梦的“80后”黎伟
新华社银川5月1日电 题:奋斗的感觉最幸福——记在农村创业寻梦的“80后”黎伟
新华社记者 靳赫、曹江涛
2017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37岁的黎伟在自己流转的农田旁亲手栽下一排柳树苗,给每棵树填上最后一锨土时,他都会摩挲着树干,低声呢喃:“兄弟,争口气,一定要活下来。”
这话他是对树苗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在事业最顶峰时期,他抱着对农村的一腔情怀回乡创业,却很快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一些外债,以至于种树、搬石头这种活都得自己来,面对周围诸多人的不理解,黎伟只希望亲手栽下的树苗能懂他。
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京星农牧场,黎伟是个名人,从南开大学毕业后闯荡过天津港,后回到银川创业12年,创办的网络公司年净利润达60多万元,然而2016年初他决定转让公司,回到生他养他的京星农牧场。
“我从骨子里喜欢田园生活,也一直有个梦想,让乡村环境更美,让乡亲们生活更好,于是返乡后经营起农村淘宝服务站,又发起了生态共享农场项目。”黎伟说。
怕家人一时难以接受,起初,黎伟是瞒着他们回乡创业的,没想到淘宝服务站经营得风生水起,引来众多媒体关注。妻子在电视上看到黎伟的报道后,才明白为什么他的脸会晒得乌黑,又为什么长期回不了家。
2016年5月,黎伟发起的生态共享农场项目启动,在他的设想中,不但要把土地集中经营,还要联合至少300家企业、几百个家庭共建、共享美丽农场,并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住宿、农村电商等产业。但由于概念超前,一开始响应者寥寥,而项目规模浩大,仅初期的农田、水系面积就达700多亩,资金像流水一样往项目里砸,却迟迟见不到收益,到2017年,黎伟不得不借高利贷来完成项目和支付工人工资。
“妻子三番五次劝我回城老老实实找个工作,我觉得她不懂我的想法,两人常常聊着聊着就吵起来,有几次差点离婚。周边也不乏看笑话的人,有人甚至直说我脑子有病,尽做没有意义的事。”黎伟两手一摊,笑着说:“真是内外交困。”
最艰难的时刻,黎伟住在农场旁的彩钢房里,晚上睡躺椅,白天搬石头、栽树、种草,满脸胡子,浑身泥土。父母和岳父岳母看他实在太可怜,前来帮他搭草棚、修路、种菜。不少村民也被黎伟的精神打动,主动过来帮忙。
记者前去采访时,京星农场4队村民果来义正开着拖拉机帮黎伟整地,不收分文。“我喜欢小伙子身上的闯劲,他人也实诚,这几年总通过电商帮乡亲们卖农产品,我干这点活算个啥?”果来义说。
随着农场渐渐有了效益,这种经营模式被越来越多人看好,80多家企业参与到项目中来,另有180家企业有加入意向,项目还吸引到一笔5000万元的投资。前些日子,投资企业带来1000多名企业家前来考察参观,这阵势让村民们惊讶不已。黎伟还和旅行社完成了对接,自5月中旬起,预计每天会有200多名外地旅客前来旅游、吃住。在黎伟号召下,周边100多户村民开始将房屋改造成民宿,以接待即将到来的客人。
黄河水温柔地从田地旁流过,湛蓝的天空映衬着大地,不远处黎伟种下的垂柳和各种果树已吐出绿芽,随风轻轻摇摆。看着越来越美的农场,站在田埂上的黎伟笑了:“现在我走过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觉得它们在跟我打招呼;我还觉得自己一直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奇妙极了,可能这就是奋斗的幸福感吧。”黎伟说。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黎伟 农村 创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