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如何远离假期综合征
“五一”小长假很快过去,大部分人都是在吃喝玩乐中度过。“假期模式”回归正常时,人们往往不在状态。上班第一天,难免会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哈欠连天。没错,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表现,这种情况需要重视。
黑龙江网友“来自松花江畔”:节后综合征是不是一种病?
主持人:“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假期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表现,例如在节后的几天里感觉倦怠,提不起精神,工作和学习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焦虑、神经衰弱等。节后综合征往往是人们假期出游过度劳累造成的。其实每一次长假都有两个缓冲期——假期刚到和假期过后,而职业人更容易惹上节后综合征。按照专家的说法,这与人们在长假期间把原本建立起的工作“动力定型”破坏了有关。假期里,很多人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等,而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再回到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就容易身心失衡,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
随着观念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真正的度假应该是最好的休息,因此节后综合征不仅可以预防,更是人们学会度假后完全可以避免的。
山东网友“蹴鞠谷子”:如何“元气”满满地投入工作?
主持人:应对节后综合征,关键要调节好身体和心理的状态。首先,调整作息,早睡早起。让身体充分休息,尽快适应工作节奏。如果出现头昏脑涨、失眠多梦,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听听舒缓音乐、读书阅报调整身心。
其次,合理饮食,多吃蔬菜。节日期间,人们往往吃得比较多,导致肠胃负担过重,这也会令人打不起精神。所以在假期结束后的几天里,最好多吃新鲜蔬果,少吃大鱼大肉。还可以添加一些粗粮,多吃谷类食物,在均衡营养的同时也帮助受损肠胃恢复。
再次,调整心态,循序渐进。假期后回来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会增加焦虑感,加剧“节后综合征”的症状。因此,假期结束后的几天,不宜马上安排高强度工作,最好有一个缓冲调整期。同时,应当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假期结束了,逐步找回正常状态。
(主持人 李万祥)
编辑:赵彦
关键词:假期综合征 如何远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