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从“买买买”到深度游——内地访港游客口味“升级”
香港旅游业近年持续回温,内地游客继续成为访港游客的“主力军”。“五一”假期期间,香港旅游业界人士4月30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小长假首日内地旅客占比八成五,人数同比增加两成,且更加青睐文化旅游、郊野公园等深度定制线路。
“购物天堂”之外
香港素以“购物天堂”闻名于世。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对记者表示,影响内地旅客来港的两大因素分别为社会环境以及汇率。近期,港元对人民币汇率已经逼近0.8关口,对内地游客有极大吸引力。
内地旅客赴港自由行自开通至今已近15年,游客在香港的玩法也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香港“水泥森林”和“购物天堂”以外的魅力也逐渐被发掘出来。
专注在本地提供独特导赏团服务的“活现香港”在此风潮中应运而生。该公司首席行政总裁陈智远表示,内地游客对香港的老区、历史人文风景未必熟悉,需要当地人带领探索。例如,在香港电影之旅中,游客可以实地重温港片中的取景地,并且配合参观街头文物古迹;在九龙城寨公园,游客可以了解历史变迁并体验周边美食线路。
左手山右手海
此外,香港地形多样,移步换景,硬件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郊野公园是香港市民的后花园,但过去知悉的游客并不多,属于小众景点。今年小长假期间,西贡大浪西湾等地的远足径及海滩成为旅游热点之一,大大小小的帐篷鳞次栉比,游客大赞景色怡人。
来自深圳的郑小姐携母亲和阿姨来港旅行,她对记者表示,4月29日铜锣湾的购物区已是“举步维艰”,所以选择去了南丫岛,“左手是山,右手是海”,两位长辈都流连忘返。
网络新媒体盛行的年代,香港许多老景点也因为网络的传播而成为年轻人拍照“打卡”的胜地。
位于九龙的黄大仙区过去并不是旅游热点,却因为彩虹邨五彩斑斓的外墙色彩成为一个“打卡”目的地,在屋邨中间的篮球场上,不少游客或立或躺或跳拍照。
“赏桥团”正流行
来自上海的朱小姐对记者表示,自己10年前就来过香港自由行,去年看到同事在彩虹邨拍的照片,效果特别好,所以此行特地过来,发现这里拍照的游客和做运动的居民相处和谐,很有人情味。
港珠澳大桥开通在即,不少旅行社也针对该主题在今年推出“赏桥团”,游客坐船欣赏港珠澳大桥,之后抵达大澳游玩、吃海鲜,或去东荟城购物,是颇受欢迎的新线路。
香港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对记者表示,大桥尚未开通,已经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相信开通后会增加来自粤西的游客数量。他还预计,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后,可以覆盖广东省外围省份2亿至3亿人口,以往这些地区来香港航班不多,价格也贵,而有了高铁以后会大大增加来港旅游的吸引力,会成为来港过夜旅客增长的主要客源地。
姚思荣介绍,今年“五一”小长假首日(4月29日)来港旅客录得27.9万人,其中内地旅客23.7万人,占总数的85%,较去年同期增加20%,估计其中九成是自由行旅客。(记者 陈逸舟 龙曼)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游客 香港 内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