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中国式创“芯”之危与机
“中国制造2025”既是目标,也是一把尺子。在全球为中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点赞的同时,我们也正在计划着,如何为“中国芯”加油鼓劲,擦亮中国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39年创“芯”:
研发竞速“令人窒息”
无锡,上世纪80年代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半壁江山”,在那个电视机还是稀有家用电器的年代,中国每10台电视机中的集成电路,有近四成来自无锡的742厂。
“那时这个学科还不叫微电子,而叫半导体。”时至今日,研究员陶建中这个名字在无锡集成电路行业依然是块闪亮招牌。
1983年,南京工学院(现在叫东南大学)本科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毕业的陶建中,被分配到当时国内集成电路水平领先的研究机构“24所”工作,三年后随单位部分东迁至无锡,该单位现为中国电科58所。
学了四年,工作了35年,令陶建中深有感触的一点,是集成电路这个行业太难hold住,从事这一学科研究的人,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时代“抛弃”。
hold不住的原因之一,是一名微电子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四年内,75%的所学知识会过时,创新是这个专业的DNA,微电子也由此被称为比较折腾的行业。
“无锡光伏产业发展得也很好,但集成电路不像光伏,同样是用半导体做依托,光伏芯片的工艺流程相对简单,集成电路工艺流程则要长且复杂得多,它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好多人认为,工科类最难学的三个专业,非通讯、微电子、软件莫属。集成电路涉及众多学科,可以说是个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金使用密集型的领域,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往往几百亿元,投资周期长,盈利则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陶建中这样说。
hold不住的另一个原因,是研发竞速“令人窒息”。“你拿着刚刚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去和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比较,你肯定会比它好,但你别忘了,技术变为样品,样品变为可以量产的产品是需要时间的,有时三五年都不算长,等你的产品问世,在技术上可能已经落下别人一代甚至两代了。所以有些人为了抄近路,认为自己研发不如借别人的,于是就去仿制市场产品,但这条路也不能保证都能走通。”陶建中这样说。
跟跑不轻松:
本土需求与发展水平倒挂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实现了中低端芯片产业化,28纳米线宽技术已经成熟,14纳米线宽技术将在2018-2020年间实现大规模生产。而全球第一梯队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情况是,10纳米技术芯片已经量产、7纳米技术芯片将在2020年左右量产、5纳米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与之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正处在从中低端向高端升级的‘爬坡’期。”为了研究中国芯的危与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健奇做了大量的功课。她的一个结论是,推动高端芯片产业的协同创新,龙头企业是带动者,但暂时看来,我国集成电路龙头企业还处于第二梯队,不具备与世界领先龙头企业相匹敌的集成能力。
“一是行业积累不够。二是技术创新成果形不成成套技术带。”周健奇认为,这是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两大短板,而这样的短板,也制约了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高端升级。
全球一半以上的芯片需求来自中国,这是一个公开数据。
“但不可否认,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较发达国家而言仍有一定差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吴一戎没有回避问题。
吴一戎坦言,目前,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主流设计技术尚未摆脱跟随,总体技术路线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这些年来,我国自行定义设计流程进行产品开发的企业并不多。同样,在一些高端芯片的研发上,由于现有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我们并不具备与国际主流企业同台竞争的实力,而为了满足特定需求,我们将主攻方向转向特定市场,在接近95%的公开市场,我们投入的精力还可以进一步聚焦。
“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不缺人,二不缺钱,关键是在推动整个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的关系,不要一只腿长,另一只腿短,以此保证创新的平衡、健康、持续发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信息化弹药研究所教授钱立志这样说。
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钱立志认为有四块需要补齐的短板:一是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影响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二是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三是现行政策体系与支持自主创新导向不协调,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同时专利评审缺乏相应约束机制;四是政府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不高,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宏观统筹协调能力薄弱,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长跑有机会:
前瞻布局,产业生态唱大戏
作为资深从业者,陶建中对于推动中国芯的思路是产业生态唱大戏,硬件软件一起抓:“硬件软件的逻辑,是即便你的芯片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但人家很可能会因为用不惯你的配套软件,连你硬件的水平一并否认了。”
产业生态的形成要体现政府作为。“我的建议是政府主管部门要会同行业专家,对我们更有优势的细分领域,和核心集成电路进行布局攻关。以市场化为牵引,全球集成电路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以产业化为目标,进行产业攻关,争取部分领域达到或领先国际水平。政府要积极谋划产业生态建设,如鼓励集成电路用户积极使用国产化产品等。”陶建中表示。
吴一戎则认为,应当引入“关键系统芯片国产化率”准则,制定国产芯片采购定向补贴政策,共同打造产业生态,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
同时,吴一戎将人才培养和维护放在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层面来谈。以中国制造2025为目标,当前要做的,一是培养新人,建议由相关部门成立“产学研”合作支持基金,鼓励国内大学建立和国产芯片以及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厂商合作的大学计划,同时在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并熟悉国产软硬件系统,构建国产芯片生态环境;二是建议以法律形式明确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占股比例,打消科研人员的顾虑,彻底打通技术转化的途径,在此过程中还需完善知识产权转化制度,发挥知识产权的激励效应。
如何在全球产业变革与科技日新月异的国际竞争时代,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钱立志的一个建议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追赶的同时,进行前瞻性部署,妥善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成统一的战略部署和完整的创新链条,鼓励企业积极抓住行业发展拐点,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
周健奇的思路则是让龙头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她建议政府选择两家芯片制造龙头企业,主导构建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分别针对全球领先技术领域和重点应用技术领域,开发高端芯片成套技术带的系统性研发,通过出台针对创新网络的激励、融资、土地、税收、补贴等支持政策巩固和增强龙头企业的领先地位。创新网络以芯片制造企业为核心,面向系统设计企业和重点应用企业的需求,组织主要环节的龙头企业共同研发并促进成果产业化,逐步形成我国的集成电路高端芯片技术带。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产业 集成电路 芯片 创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