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川航“英雄机长”回忆紧急备降:万米高空曾面临两难选择
中新社成都5月16日电 题:川航“英雄机长”回忆紧急备降:万米高空曾面临两难选择
作者 王鹏 贺劭清
“当时缺氧寒冷,我希望飞机能尽快下降到更低的高度,但飞机下得快,速度就会增加,对我们冲击就会更大,机组安全就无法保障。”16日下午,回忆两天前在万米高空遭遇风挡玻璃破裂脱落的惊险瞬间,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航)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透露,万米高空的千钧一发之际,他曾面临两难选择。
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执行重庆至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面对缺氧和低温,机组紧急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执飞航班的机长刘传健被公众赞为“英雄机长”。
“飞机巡航过程中,突然听到了‘砰’的一声。”刘传健回忆,听到声音后,他和副驾驶的共同反应是“风挡玻璃裂了”。由于平时训练中模拟过此种情况,两人第一时间用手去触摸玻璃,以确认是内层还是外层破裂,随后他们看到了细小的块状和网状裂纹。
“我要返航落地,飞机可能会故障。”刘传健第一时间向空管报告,但刚刚汇报完毕,又是“砰”的一声。那一瞬间,刘传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他反应过来,发现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此时已完全破裂,巨大的舱压使玻璃瞬间脱落至舱外。“副驾驶一半身体已经掉到飞机外面,我试图去抓,抓不到。我赶紧看飞机的状态,发现飞机在下降、速度在增加。”
风挡玻璃破裂时飞机正以时速800公里左右飞行,机舱内温度达零下四十度左右。“第一时间我是非常恐惧的。”刘传健说。但当他握住驾驶杆,感觉飞机可以操纵,“就感觉非常有信心了”。
但接下来,刘传健遇到“两难选择”。他告诉记者,当时飞机缺氧寒冷,必须让飞机尽快下降到更低的高度,但如果飞机下降得快,速度就会增加,冲击就会更大,机组安全就无法保障。
刘传健说:“在两难之间,下得快与下得慢之间,大速度和小速度之间,我是非常纠结的。”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机组和乘客安全,刘传健最终选择了“相对比较适中的速度”。从9700米高空下降到7200米,飞机用了一分钟时间,最高的下降速度,达到每秒钟51米。
下降过程中,驾驶舱噪音巨大,听不到无线电指令,机组成员之间只能靠手势交流。由于部分自动化设备无法再使用,飞过这条航线上百次的刘传健,凭着驾驶经验让飞机一直平稳飞行。
在驾驶舱后面的客舱内,同样面临着严重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119名乘客在空乘的安抚和指导下,系好安全带,拉下氧气面罩进行吸氧。
“相信我们,我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我们可以把你们安全送到目的地。”乘务长毕楠告诉记者,当时机上的每一位乘务员都反复对乘客重复着这句话。“说这个话的时候心里有谱,因为我们相信机长,我们相信我们每一天的训练。”
最终,7时46分,飞机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除副驾驶头面部擦伤、一名空乘腰部受伤,其他人除耳鸣外身体基本无其他异常。
驾驶飞机安全备降,避免了一场空难,刘传健被公众冠以“英雄机长”的称号。他说:“能把飞机安全备降非常高兴,但这个荣誉不是属于我,是属于整个中国民航界,其中包含了我的机组、我的第二机长,还有其他的空管部门、地面和公司的高效应急管理指挥,这是属于中国民航人的一个荣誉。”(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川航 英雄机长 两难选择 紧急备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