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赵逵夫:为传统文化笔耕不辍 乐育英才
赵逵夫(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是我的天职。”秉持这个信念的赵逵夫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4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同时还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其主攻的先秦文学研究蜚声海内外,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执教杏坛,滋兰树蕙
赵逵夫教授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两汉文学、古典文献学、甘肃地方文学与文化等领域造诣深厚、影响巨大。是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之一。然而作为一名教师,他总是“固执”地认为,教师教书是天职,然后才是科研。如今,赵教授虽已年过七旬,却仍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不仅以非凡超群的学识教育学生,更以伟岸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
在赵逵夫自己的一首诗中,我们可以窥得一见其襟怀:“尺二讲台万仞山,从容站定岂无难?伏中亭午寒冬夜,乐育英才亦解颜。”
他的一名学生曾这样评价他:“听赵老师上课,可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深’‘活’。课堂上,围绕中心,天文地理、神话民俗、诗词典故,无所不包。我觉得在人生道路上能碰上像赵老师这样的名师指路,是人生之大幸!”这“深”和“活”,来源于赵逵夫的辛劳汗水。他先后手写而成的《中国古代文学讲义》达11本,约50万字;《诗经研究》《楚辞研究》《汉赋讲析》《诗赋流变》等讲义共100多万字。在这样的努力下,四十余年中,他培养出的许多学生已成长为全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带头人。
焚膏继晷,笔耕不辍
作为一名学者,赵逵夫教授视学术研究为生命。在他的生活中,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笔耕不辍。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不少论文被国内和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学术刊物转载。
楚辞研究是赵教授的主攻方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他发现了先秦时代有关屈原生平与家世的新材料,以确凿的史实确定了屈原在历史上的存在,驳斥了一些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论”,维护了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日本老一辈汉学家、国际著名楚辞学家竹治贞夫教授评其研究是“发微阐幽,开显千古之秘”;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语文系主任康达维教授来信说:“您的关于屈原早期不为人知的作品的发现,太令人激动了。”
赵逵夫教授出版的专著有《屈原与他的时代》、《古典文献论丛》、《屈骚探幽》等多部。他主持完成的《先秦文论全编要诠》,被列入《“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荣获全国优秀古籍二等奖。由他任总主编、组织校内外学者共同承担的《历代赋评注》(七卷,420万字),2010年由巴蜀书社出版,亦荣获全国优秀古籍二等奖。2004年,他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项目《先秦文学编年史》被国家社科规划办评为优秀,这是国家社科基金中甘肃省第一个被评为优秀的项目。该成果又被收入“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准”的《国家社科基金文库》。2010年,由赵逵夫教授任首席专家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获准立项,该项目也被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
赵逵夫1999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标兵,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14年被评为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他先后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第二届、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中国屈原学会“屈原研究十年”优秀成果一等奖。(素材来源:央视网、甘肃文明办)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赵逵夫 教授 传统文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