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疏堵结合遏制面包车乱象

2018年06月04日 15:38 | 作者:王甄言 |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价格低廉、容量大、承载多、轻便省油,这些诸多优点让面包车逐渐取代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进入农村家庭。但同时,面包车非法改装、超载、违法行驶、乱停乱放等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也层出不穷。由于违法过多,一些车辆扣分已累计达几十甚至上百分,车主索性“破罐子破摔”不作处理,继续肆意上路行驶。(6月3日《法制日报》)

农村面包车违法问题突出且严重,既与车主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又与农村经济贫穷落后、交通闭塞、执法监管缺失,二手车、报废车“下乡”、执法不下乡等因素影响不无关系。所以,破解农村面包车违法困境,亟待改变执法监督格局和模式,推动“执法下乡”,实现常态化监督管理,消除监督“空白”,严惩违章司机,农村面包车司机才会守规矩,农村交通安全系数才会上升。

交通安全的执法权在交警部门,由于警力有限,在一些偏远农村乡镇,基本没有执法交警管辖。而乡镇又没有执法权,对面包车主违法无能为力,充其量只能进行劝导和说服教育,软绵绵的,没有震慑力,面包车主并不敬畏,比较尴尬。所以,打击面包车违法,执法必须下乡。

但要看到,受交通落后因素影响,面包车成了村民出行的大众交通工具,一律取缔面包车载客,既需要大量警力,又能带来村民出行困难。因此,如果一刀切禁止农村面包车运营,属于“堵”的做法,恐怕行不通,也不易做到。

所以,治理农村面包车违法问题,消除大面积的农村交通安全隐患,不仅执法要下乡,还要发展农村交通,做好“疏”的工作。一方面改善农村路况,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布局合理的交通客运线路,引导乃至补贴客运车辆、城乡班车进农村,替代隐患多多的面包车,解决村民出行难,是民生福祉,又降低了监管难度,提高了安全系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面包车 农村 违法 执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