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厦门市海沧区政协为跨境电商发展建言
厦门市海沧区政协为跨境电商发展建言
多管齐下打造电商聚集区
人民政协报记者 照宁
近日,福建厦门市海沧区政协召开推进跨境电商专题协商会议,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委员,以及区政府部门负责人等广开言路,积极建言献策。
资料图
近年来,厦门市充分发挥自贸区优势,克服缺乏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双重困难,实现了跨境电商的稳步发展。
海沧区作为厦门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一个区,以电子、机械、生物制药为主导产业,拥有东孚、新阳、港区三个工业集中区。2016年9月,海沧保税港区的厦门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于正式投入使用;2017年7月,海沧区又联手中达电商园合力打造厦门第一个新外贸服务中心。启动运营至今,新外贸服务中心已孵化和入驻跨境电商企业14个跨境电商创业企业和外贸服务企业。
在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前,区政协组织委员先后3次开展知情调研和座谈交流,了解跨境电商产业的具体情况。在调研中发现,海沧区当前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仍存在如资质不足,缺乏政策优势,难以形成产业集聚;中小企业巨多,盈利模式单一,缺乏标杆企业;产业园区配套不足等诸多问题。
“对于想要开展跨境贸易的个人或者企业,他们要做的第一步一定是选品,通过跨境平台大数据或者其他贸易口径寻找到适合跨境和贸易地的优质产品。”海沧区政协委员林溱认为,海沧区的跨境电商发展应从打造产业生态圈流程出发,建立公共共享的供应链平台,引入行业顶尖培训资源。面对越来越缺乏竞争力的外贸市场,在设计研发、商标、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综合提升,可以有效地推动传统企业转型。
而在海沧区政协副主席郭素芬看来,未来海沧区的跨境电商发展,在政府引导和服务发面大有可为。她建议,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打造电子商务聚集区,多措并举培养电商人才。
此外,与会者一致认为,要全力配合市自贸委争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资质,支持并推动厦门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落地实施“保税备货进口”业务模式,对接市商务局,全面了解2018年厦门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执行情况,积极向区内对外贸易企业进行宣传推广。并依托海沧保税港区海、陆、铁多栖的交通便利条件和对台优势,不断丰富海沧跨境电商进口产业链。
“我们应进一步认清海沧区发展跨境电商的必要性和优势,坚定信息、搭建平台、提升服务,推动政策落地实施。”区政协主席吕永辉建议,做好布局规划,发展多式联运,将传统外贸方式嫁接电商平台,降低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从电商人才培养、通关流程简化及便利性、金融扶持、企业宣传等方面多管齐下,提升营商环境。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跨境 电商 海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