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三天朋友圈可见”的背后
自微信开启“三天朋友圈可见”功能后,总有朋友向我吐槽这个功能带来的尴尬和误会,也有不少人成了朋友圈里的“小透明”,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着这一功能——把自己3天之前的生活隐藏起来,只向外界展示最近3天的内容。当然,如果最近3天没发新内容,朋友圈里只有一条冷冰冰的横线,拦住所有的好奇和疑惑。
类似的功能还有“半年朋友圈可见”。如果一个人朋友圈信息量很大,外界要翻很久才有可能看到那条意味着休止的“横线”。这表示他起码对外界展示的内容依然是有保留的,是打算“以新换旧”的。
有学者借用社会学里“自我呈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大致意思是说,人们在社交网络里希望展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不同,为防止外界因看到“旧的自我”而对“新的自我”产生误会。这种解释确实有自洽的逻辑,但无法解释的是:新和旧的“界限”显然无法短暂到只有3天,毕竟,不会有人能做到3天一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境况在一定时间段内应该是差不多的,即使要变化,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不可能以3天为单位实现“换代升级”。因此,“三天可见”的吊诡现象,不只是“自我呈现”的问题。
换个角度来思考。比如,此现象也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很多人发朋友圈都有这种心理:我有自己的隐私,不想透露给别人太多个人信息。向网友展示个人生活和工作内容,是没问题的,但不等于要展示所有信息。
换言之,“展示”本身是很复杂的,不同人会选择不同维度的呈现方式:有人性格张扬外向,喜欢炫示自己,或者的确有一些值得炫示的资本,或财富或才华,或者是高颜值和曼妙的身材,哪怕是在网上插科打诨的能力,都会被一些人当成展现自身魅力的渠道,而朋友圈自然就是最好的展示窗口。对他们而言,“三天可见”的功能反而限制了自身张扬魅力乃至拓展影响力的功能,他们自然是不愿意“限制”的,但他们在朋友圈发布内容时,本身就有一个刻意的筛选行动——只向外界展示自己想展示的东西,这种现象在一些“大V”和名人的朋友圈里格外明显。
但对更多人来说,生活本身并无太多值得炫示之处,或出于现实的考虑,或与低调的性格有关,他们不愿意让外人看到自己生活更真实和全面的信息。他们会认为朋友圈是真的“朋友圈”,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分享自己生活里的苦乐悲欣,其他人只是“外人”。本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想法,他们设置“三天可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这是合情合理的,并没什么可指摘的。
只是,耐人寻味的是,“三天朋友圈可见”功能的设置初衷和微信社交的原初性质,却是有不同之处。近年社交网络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交网络更为熟悉乃至依赖,平台也呈现“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有不同的垂直用户和分类用法。比如,人人网就偏重大学生群体,社交方式是半开放式的,只要知道对方的名字和学校,就有可能加上好友。而微博则几乎是全开放式的社交模式,也因此出现了大量“大V”,他们用各自的能量影响着粉丝们,粉丝们也给他们带来了关注和流量。
微信兴起之初,凭借“私人社交”的模式吸引了很多用户,而朋友圈本身也是相对封闭的社交,只有共同好友才能看到彼此点赞和留言的情况。不过,随着微信影响力和用户数量的与日俱增,其“私人社交”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三天朋友圈可见”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因能更好地服务于用户而被推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微信用户的实际需求导致了新功能的出现,也因此不断改变着微信社交的模式。“三天朋友圈可见”的背后是社交网络模式的变化,这不只体现在微信一款产品里。过去人们多认为互联网的虚拟性可以让人实现与现实社会身份的脱离,网络社交的匿名性和随机性,吸引了第一批网上聊天的“拓荒者”。但是,现状和趋势却很明显:网络虚拟世界越来越“真实”,甚至比真实的社会身份更具“现代身份感”——这种感觉是更高维度的网络社交所赋予的,人们的社交打破了空间和地域的阻隔,而是在观念和利益层面上交往,传统的依靠现实生活维系的社交关系遭到冲击。
正因此,“三天朋友圈可见”的本质是在网络和现实生活趋于合流的前提下进行自我保护的方式。毕竟,几乎没人希望自己成为橱窗里展示的“模特”,成为并未深交的“朋友”评头论足的对象。其实,深谙现代人心理的法国思想家福柯早已提醒世人,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被构造成一种“全景监狱”,这也是西方现代性的一大症候,是结构性的问题,并非个人力量可以改变。
自媒体崛起后,用户之间的关系从过去“大V”主导的“发布——接纳——反馈”信息的模式,逐步变成“看与被看”的模式,“三天朋友圈”的行为,就是要克服这种模式带来的弊端,也是为了预防潜在的风险。只是,多数人对这个“全景”和“互看”的结构的理解,还停留在虚拟世界的层面上,但是,当现实和虚拟的边界日趋模糊后,谁又能保证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生活不暴露呢?谁又能从中获得绝对的安全感?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三天朋友圈可见 心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