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两岸“创客”看平潭:我和我们都来了
自称“一个本硕博都在台湾就读,一个平凡不过的在陆台湾青年”,北京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郑博宇7日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向两岸“创客”喊话:“我和我们都来了,你呢?”
作为第十届海峡论坛子活动之一,第七届共同家园论坛7日在平潭启幕。两岸六位创业菁英登台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和打造两岸共同家园的平潭,近年成为对台政策的洼地。论坛期间,平潭再度发布“对台职业资格采信”和促进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20条措施等多项利好政策。
来自台北的平潭崴宇文化传媒公司执行长廖安絜曾成功操作韩国电影在台宣发,不过时至今日,她颇遗憾,“和崛起的大陆影视产业失之交臂”。
过去一年间,大陆手机移动端阅读年产值超过214亿元人民币,大陆银幕数已达50776块,稳居世界第一,市场票房559.11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四分之一。
“当我在台湾的大学介绍这些数据时,师生们都惊呆了。”廖安絜坦言,“不能再置身于大陆影视市场之外”,这也正是她2016年“当机立断”落地平潭的原因。
“在平潭,两岸人才对接没有语言的隔阂,资源丰富。”廖安絜说,大陆“31条惠及台胞措施”和平潭推进两岸影视合作20条新政,“对台胞来说,是接纳与扶持,也是开启新机遇的契机”。
来自金门的两岸金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宪霆经营“人力银行”3年,在有意到大陆打拼的台湾青年群体中已颇有知名度。
回顾2012年第一次到访平潭,“就是一个大工地,四处尘土飞扬”。短短5年,平潭正迈进国际旅游岛,孟宪霆也从迷惘中找到了自己的创业方向。
孟宪霆帮助刚到大陆创业的台胞事无巨细:从协办申领创业优惠的学历认证、体检证明、就业证等资料,到利用多种多样文化交流活动和就业创业培训活动,让台湾年轻人用低成本“看到”最真实的大陆。
令他引以为豪的是,从2016年至今,“‘金桥’让超过2000名的台湾青年用自己的脚、用自己的眼睛认识了大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郑博宇三年前曾到访平潭参加两岸共同家园论坛,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不论交通的便利性,先行先试的政策灵活性,平潭都是台湾青年进退可守的好位置。
郑博宇所创立的创业公社台湾青年创业驿站中,不少两岸年轻人组成的团队登上北京大学生创业板,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认定。他说:“进入、融入、找出路,一直是我认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应当依循的务实发展脉络。”(记者 林春茵 张斌)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平潭 两岸 创业 大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