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北京九三学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5月24日,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参加北京市政协和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议政会,围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协商议政。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主持。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刘忠范及社北京市委部分专委会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吴宜夏、农林委员会副主任杨为民代表社北京市委分别做了题为《用心分类 精心打磨 耐心培育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的主题发言和《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建议》即席发言。
吴宜夏建议,一是要正确认识乡村尤其是北京乡村的价值内涵。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思考乡村发展,瞄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 细分客源需求。结合乡村休闲度假功能,在条件良好的区域适当提档升级,提高建设标准,精心打造,成为宜居宜游的生态山居典范。二是要防止平均主义,防止在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标准“一刀切”。一个好的规划应该在对村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经济基础正确辨识的基础上,实现用地、生态、风貌、产业、基础设施等内容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之初,应当首先做好策划工作。应对村庄资源进行评估,摸清家底,挖掘文化,寻找特色,划分种类,找准定位,发动村民,尤其是乡贤,积极参与互动、讨论;发动老百姓和基层干部一起谋篇布局。三是要防止把规划、建设、运营各自孤立起来。美丽乡村建设应涵盖规划设计、落地建设、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要算账,科学分区,合理布局,提高效益。要根据村庄区位和条件。尝试几个乡村联动,发挥积聚效果,组成以沟域或片区为基础的规划单元,推动资源要素与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科学测算投入与运营成本,形成最优组合,发挥最大效益。要建好更要管好,提前做好运营管理的谋划和安排。鼓励规划设计运营一体化。在有条件的乡村,尝试EPC与PPP相结合。建立以落地为导向的纵向建设与管理机制,鼓励多部门协同,共同构筑乡村建设的一张规划蓝图和一条行动路线,鼓励规划建设机构全链条服务、全过程参与。四是要防止大干快上,要对乡村的振兴有足够的耐心。对不同条件的乡村采取不同的进度要求。对有特殊禀赋的村庄更要“谋定而后动”。村庄之间允许有一些速度的差异。要把乡村美学与文化复兴提到重要的高度。乡村振兴中文化的作用极大。要保留乡村的“乡土性”。打造博物馆型的美丽乡村;让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的文化,用优秀的设计手法融入环境,融入设施,融入氛围,成为吸引物,成为老百姓“看得见、触得着、享得美”的活化的载体。
杨为民就传统村落保护传承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弘扬“乡愁文化”价值,文脉延续方法保护,提高归属感。在对传统村落保护时要加大乡村的本土特征保护,体现各自村落特点以及人文情怀,挖掘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梳理好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构建和谐家园。二是要把握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平衡,盘活村落现状。保护与更新中应重视村落格局肌理、空间尺度、文物古迹、名木古树、传统工艺等文化价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保护,建立传统村落基本信息档案,要加大环境整治,依托现有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明确保护对象以及发展方向,适度优化村落发展秩序,引进企业、专家进村恢复乡土环境以及提高农村公共服务领域,达到保护与发展平衡。三是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保护传承模式。结合村落的实际现状及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将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与民居、传统农业等结合起来,建立多元保护传承模式,对文化场景延续以及再创,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体现村落的差异性,防止模式化发展,在更新设计的同时产生归属感。
蔡奇与大家真诚交流并逐一回应。他指出,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梳理,吸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 李朋)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乡村 建设 保护 村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