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守护个人数据使用的边界
你去过的酒店好友都能看到!这不是玩笑,而是真实案例。近日,有媒体发现,只要用微信登录“大众点评”APP,你对酒店、餐厅等地方的签到与点评信息,就会一股脑儿出现在好友面前,想删都删不掉。在舆论激烈的声讨之下,大众点评目前已道歉,声称将火速整改。
随手打个卡、点个赞, 吃住行踪就“大白于天下”,这再次证明泄露用户隐私的互联网行业“明规则”不仅仍在横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还记得最初,用户个人信息还只是被企业擅自征用;渐渐地,大数据的价值被发现,这些隐私就成了随意买卖的商品,诈骗电话、精准营销开始对广大用户围追堵截;迈入社交时代,众多企业对用户隐私的挖掘更进一步,直接干起了分发用户信息的生意。航旅纵横APP开通“虚拟客舱”功能,同舱乘客分分钟了解你的飞行数据;滴滴顺风车上线车主乘客互评功能,人未上车司机就已知晓你“颜值几何”……如此肆意的分享之下,从前在平台面前无奈“裸奔”的用户,如今几乎要在全世界面前成为“透明人”。
个人隐私频频失守,互联网企业难辞其咎。在“数据有价”的年代,用户隐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不少应用商都承诺“妥善保护用户信息”。然而,细看他们的具体做法,只不过将从前默认同意的“隐私协议条款”,设置成了字号比半只蚂蚁还要小的一行话,藏在犄角旮旯里,一般用户根本发现不了。谈及数据利用,互联网企业各显身手,创新手段层出不穷;而说到信息保护,则消极应对,想方设法逃避责任,明显缺乏基本的诚意。
事实反复证明,守护隐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边界,不能靠企业自律,依法而治必不可少。目前,网络安全法已经实施,法律对数据保护、使用等也做出规定,但从实际来看,我国对信息泄露的处罚还是太轻,偶有处罚也是大棒高高举起却又轻轻落下,违规企业被曝光后往往道歉了之。唯有与时俱进、加大惩戒力度,让那些违规企业有“切肤之痛”,捍卫用户隐私权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信息安全,是互联网长远发展的基石,那些将用户信息安全抛诸脑后的企业,最终也难逃用户“用脚投票”,“大众点评”遭“大众批评”,就是一例。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用户 数据 企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