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让绿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底色
让绿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底色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青春的颜色,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绿色正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底色。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则是现阶段最突出的矛盾。长江经济带所要破解的难题,不仅是区域性的,也是全局性的。时至今日,中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也是在为未来的中国探索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6300公里的长江是4亿人的饮用水源。上一个城市的排污口可能正是下一个城市的取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池。长期以来,化工围江、小水电过度开发、非法采砂等,让母亲河不堪重负。无序低效竞争、产业同构等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问题许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是发展与环保的尖锐冲突。
在这样一个生态重地、经济发展重地,推进绿色发展,难度可想而知。但自从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调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生态修复、政策体系的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共抓大保护格局基本确立。一些制度设计正向深水区发力: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沿江各省省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正研究建立;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征求沿江省市和相关部门意见,正在抓紧修改完善;长江保护法立法也在加快推进。迄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达55.38万平方公里,约占长江经济带国土面积的27%。而随着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化工污染、固体废物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长江水质优良比例逐年提高。今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优良(I类至Ⅲ类)水质比例为74%,比2017年提高0.1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比例为2.4%,比2017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但是,必须看到长江问题的尖锐性、复杂性。解决长江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场伟大的绿色实践,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攻坚。
长江经济带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关键是真正把“两山论”融入发展,化作行动。“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不搞大开发,不意味着不要发展,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讲的是底线思维,表明一种态度、取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则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
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必须在“融”字上下功夫。把环保、绿色发展真正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全局,通盘考虑、整体规划,融入到政府的整体工作中。要实现“融”,首要的是观念的转变。两年来,许多地方政府的观念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但也有不少还远未到位。用一位环保官员的话说,因为上级的要求及媒体、群众监督的压力,一些官员由“怨环保”转变为“干环保”,但工作还缺乏创造性、主动性,远远达不到“爱环保”的境地。一些地方官员说起发展来头头是道,一讲到环境保护就没词了。被动地工作,永远是在后面修修补补,长江的生态修复以及发展难以出现质的飞跃。
要落实“两山论”,就要有一盘棋的思想。“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沿江各地要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这需要顶层设计、协调机制,更需要大局意识,更强调奉献、责任与担当。环保投入大、见效慢,许多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后人的事情。必须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
绿水青山不会自动转化为金山银山,必须有产业转型的升级、机制的变革作为前提。现在长江的黄金水道上,每天运输的货物,大量的是水泥、沙石、钢材,这说明长江流域的产业结构,依然偏重。一位发改委的官员在说起这些时心情沉重。他曾经问过长江上游一个城市的主要产业是什么,市领导给出的答案是“钢铁、陶瓷、水泥、化工”。“上游的产业都这么重,长江如何载得动?”
新旧动能转换非一日之功,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任重道远,然而再难也要坚持到底。在这场攻坚中,青年应该更多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要做先锋队、志愿者、生力军。他们中有安庆江段的巡护员,这些曾经的专业渔民自愿退出了渔业捕捞队,成为江豚的守护者。他们中有重庆江段的志愿者,来自郭家沱街道的“团旗飘飘”青年长江巡防志愿者服务队,巡逻在辖区13.8公里江岸线上,对“开荒种菜、江边垂钓、渔船违规下网捕捞”等及时制止、劝离……还有无数普普通通的建设者。这些青春的身影汇成长江经济带最鲜亮的底色。他们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笔下、镜头中的主角儿。
7月20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向全国新闻界发出“感恩母亲河,共护长江水”的倡议:“要做守护长江母亲河的志愿者,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记录者,长江生态大保护的监督者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将随主题采访团一道,水陆结合,深入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采访调研,记录长江经济带的变化与发展,反映发展中的问题与困惑,记录青年建设者的身影,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鼓与呼。(潘圆)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长江 经济 发展 绿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