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西藏朗县:乡野变通途 铺就幸福路
近年来,朗县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喜人,朗县交通发展给农牧民群众带来了便利。朗县也因此被自治区推荐参评2018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成为我区两个参评单位之一。
车入朗县境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雅江山间绕,阡陌变通途”的美丽画卷:田间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平整的水泥路上各式农用车来回穿梭;路旁整齐的绿化带花木扶疏,姹紫嫣红;一条条水泥路铺进村庄,通到了菜地、果园;村内硬化街道连着乡村路,乡村路连着干线路,村村相通,路路相连,相互交织,四通八达……
近日,记者走进朗县,了解农村公路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
服务乡村振兴 带动脱贫攻坚
“要想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历年来,朗县高度重视农村公路项目跑办工作,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自“十三五”以来,朗县共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4个,总投资达95412.5万元,分别比“十二五”同期增长62%和200%,截至目前,已建成1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47239.63万元,占总投资的49.5%,该批项目的建成,将使朗县农村公路危桥率由原来的34%降低到28%,大部分农村公路实现安保设施全覆盖,公路的安全性能和服务保障水平大为提升,对促进朗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坚持以升级改造和优化路网结构为原则,以方便农牧民出行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朗县把交通建设与小康示范村和边境一线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相结合,真正做到了统筹规划、协调实施,真正使交通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实现无缝衔接,有效解决了边远高海拔山区农牧民的出行难问题。
坚持以交通助力扶贫为着力点,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稳步开展。近两年来,朗县以交通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协调施工单位组织1500名贫困群众及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参与项目建设,并将施工难度小、技术不高的交通项目交由本地农牧民施工队实施,群众实现劳务性增收约3600万元,充分发挥了交通扶贫攻坚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今年以来,朗县紧盯脱贫摘帽目标,坚持以“十项提升工程”为抓手,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交通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3185.4万元,公路建设里程13.9公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公路建设的热情,增加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以交通项目支撑为重点,切实服务好产业经济发展。结合朗县“四大产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交通+产业、产业+交通”的发展模式,通过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相继实施了嘎贡瀑布、拉多藏湖等4个旅游景点公路和3个牧场公路项目,真正使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路和机耕道实现了有效对接,有力支撑了“四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2017年朗县“一果一椒一桃”特色种植业实现产量124.91万公斤,产值达896.7万元,各类牲畜存栏6.5万头;机械化耕地率达100%,机械化收割率达75%,机械化播种率达45%;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20.9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59.08万元,分别增长110.57%和61.11%。
鼓励群众参与 做到共建共管
近年来,朗县交通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尊重农牧民意愿,鼓励支持农牧民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
坚持“服务于民、问计于民”,提高群众参与度。朗县在规划建设农村公路项目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在项目设计初期及竣工验收等环节,积极邀请县环保、林业、乡镇及村(居)“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全程参与,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交付使用后,及时组织群众参与养护工作,确保农村公路畅通无阻。
农村公路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公路建好了,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及生产生活,同时,也方便了农畜产品的外输,将锁在大山深处的村落与外部世界接轨。近年来,在公路带来的便利下,朗县登木乡拉贡塘“贡品酥油”、奶渣等一系列农牧产品的销路得以拓宽,公路在解决了拉贡塘牧场通车问题的同时,也打通了阻碍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瓶颈,让农产品真正走出大山,将交通的提质增效作为农民增收的门路,切实让全县农牧民享受到交通便利的发展成果。
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如何、产生的效益如何?老百姓最有评判的权利。为了了解群众对道路出行条件的满意度,朗县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500余份,结果显示满意度均为100%。与此同时,朗县成立了由住建、环保、林业、水利、安监、交警等多部门联合的执法大队,扎实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大违法违规整治行为,确保交通运输领域风清气正,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此外,朗县完善巡查制度,确保巡查工作的有效性,在坚持时间、范围、频率“三到位”的基础上,严格实行“两站两员(交通安全劝导站、农村公路养护站和交通安全劝导员、农村公路巡路员)”工作机制,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调整巡查时段,建立了严格的路产逃逸案件责任追究制,有效地提高了路政巡查效率,每半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全县农村公路全面巡查,并且严格落实巡查负责制和违章建筑查处清理等工作的首办负责制,切实加强对护网等设施的安全控制。今年以来,朗县共出动路政执法车辆20余台次,人员50余人次,查处超载、违章等问题6起。
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基本实现
按照《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要求,朗县全面落实县、乡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养护资金及时、稳定、足额发放到位,养护工作机制更加有效灵活,农村公路养护成效明显。
为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朗县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办公室,为开展好公路养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对于日常保洁、绿化等非专业项目,朗县吸收农村公路沿线238名群众参与,对于农村公路大中修等专业性工程交由专业养护队伍承担,并对相关养护工程进行登记造册,实行专人管理,明确相应职责,以确保农村公路实现日常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养护。截至目前,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完成朗杰线、仲列线等20余条农村公路养护任务与抢险保通及修复工作,清除塌方、滑坡、落石等33680立方米、清理公路边沟渠约480公里,修补路面坑槽、路肩、路基缺口等41370立方米;组织2000余人次群众临时性参与公路养护和抢险保通工作,实现群众增收20余万元。
为进一步创新养护模式,朗县建立“一所六站”(朗县养护所,朗镇养护站、仲达镇养护站、洞嘎镇养护站、拉多乡养护站、登木乡养护站、金东乡养护站)公路养护机构,由交通局主要领导担任所长,各乡镇班子成员担任站长,负责各自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构建县、乡、村、养护人“四位一体”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形成全县农村公路“分段到村、责任到人”养护模式
此外,朗县还投入45.5万元采购农村公路养护带斗自卸180拖拉机6辆、养护小型装载机2台、3吨压路机1台、养护油路切割机1台、养护作业工具100套、作业服装200套、交通安全标志牌60个、锥桶220个、安全帽100个等,目前均已发放配备到位;投入71.4万元为238名生态就业岗位农村公路养护员发放工资;为3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公路养护人员购买人身保险并与其签订季度性劳动协议,按照1500元/月/人标准发放工资,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养护人员工资50余万元;吸收104名群众加入到“两站两员”工作中,每年由县政府解决15万元补助资金,在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农村公路安全与养护常态化。
截至目前,朗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01.477公里,其中国道121公里,省道124.422公里,县道139.5公里,乡道13.974公里,村道271.695公里,专用公路30.866公里,乡镇通油率为100%,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100%、通畅率为86%。现有农村公路,已全部正常管养,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健全、人员资金落实到位、养护机械配备达标、养护技术水平达标”,全县农村公路平均好路率达60%以上,农村公路主要构造及沿线设施完整,成为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一面旗帜。
得益于农村公路的良好路况,朗县仲达镇的农牧民群众纷纷将收割机开进地里收割青稞,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公路 养护 农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