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混合现实技术 为医患打造“透视眼”
7月18日下午,全国首例基于混合现实技术下的乳腺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在解放军福州总医院肿瘤科新病房大楼顺利举行。据文献及网络检索,此项技术在乳腺肿瘤的多学科会诊运用当属全国首例。
整个会诊场景极为科幻,肿瘤科、普外科、病理科、放疗科、能像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分别戴上特殊头盔,仿佛拥有了透视眼,患者病灶部位的全息投影成像,精准地“悬浮”在眼前,一只标记笔“穿越”病变周围组织,在“病灶”上圈圈点点。随后,专家们集体研讨临床诊断和手术、放射、靶向等治疗,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精准化的治疗模式。同时,邀请患者及家属在现场观摩,他们即便没有医学背景,也可以直观了解该诊疗方案的具体过程,以及潜在风险,减少医患沟通不畅引发的矛盾。
在现场逼真的三维视觉模型中,专家和患者能看到了一个非常巨大、多维立体的这名患者乳腺影像。红色的是动脉,蓝色的就是静脉,绿色呈现的就是病灶,由于患者乳腺部位各组织结构分别被指定对比强烈的不同颜色渲染,整个三维重构模型不但可以从任意角度浏览、缩放、调节亮度与对比度、隐藏与透明化各种组织,还可以对病灶大小进行测量计算。如果不需要看到动脉,动脉还可以去掉,就看到没有动脉的影像,非常直观、非常全面。
“通过患者CT、磁共振的原始检查数据,通过混合现实技术进行三维重现,一键生成3D全息立体影像模型,就好比给医生增加了领航员,它可以在诊疗过程中指导。”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肿瘤科负责人陈曦主任医师介绍说,根据这个模型,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肿瘤空间构造,使医患沟通更简单,诊疗更精准、高效。
据悉,混合现实技术(MR)是继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之后,出现的全新数字全息影像技术,将虚拟信息引入到现实场景中,通过三维精准超渲染可视化技术得到的3D重构模型,用特殊软件与算法进行定位、渲染、物理参数调整、模型功能设定,进行高维态显示处理,再把模型载入到混合现实设备当中,实现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会诊、手术、教学等各项医学研究。
(吴志张文明)
编辑:赵彦
关键词:混合现实技术 医患 透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