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八旬院士钟南山:永远的“看病大夫”
新华社广州8月13日电题:八旬院士钟南山:永远的“看病大夫”
新华社记者刘大江、邓华
今年82岁的钟南山院士,腰板挺直,步履矫健。这位被誉为“医学界良心”的我国呼吸病学领军人物,日前对记者谦逊表示:“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记者跟访钟南山,是在一个周四下午,这是他多年雷打不动的出诊时间。每周这个时候,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钟南山院士诊室”,年过八旬的他要花整整一个下午亲自为患者看病。这都是他经过筛选的疑难杂症。
那天,记者见到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太太就诊。老人罹患硬皮症、干燥症,并引发双肺纤维化。她已医治9年,病情不见好转,心情很差。“你气色不错,比上次好多了。”钟南山几句随意的拉家常,让老太太立即平静下来。做检查时,钟南山俯下身,用手臂托着她的后颈和肩,让患者慢慢躺下,检查完后,再慢慢扶起来。
对于有严重传染病的患者,钟南山都一视同仁。冬天天冷,钟南山还会细心地用手把听诊器焐热,再给患者听诊。
“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钟南山崇尚、倡导医学人文精神。他认为,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不是“态度好”,而是“想方设法治好病、防好病”。
在给另一位女患者仔细问诊后,钟南山面色显得有点凝重,这位病人的双肺纤维化病情严重,病例罕见。他叫来另一科室的医生,嘱托进行跟踪治疗。
这是钟南山坐诊看病的习惯:发现疑难病症,召集多学科医生会诊。这也体现在他每周三上午的“院士大查房”。
医院呼吸内科张挪富主任告诉记者,每周三上午,他们会把汇集的疑难病人的材料交由钟院士参加会诊时处理。很多时候,一天查房只能看3个病人,其他病人甚至拉着院士,哭着不让走,院士会说:“我肯定会给你看。”他说到做到,一定尽快腾出时间兑现承诺。
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病症,钟南山当作学术研究新挑战,回到实验室进行科研攻关。“实践医学就是一边实践,一边科研。”钟南山说,“不能只是搞研究,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病人的问题。”
在钟南山心中,一位疑难病人就是一个课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曾位列中国人群死因前三位。钟南山带领团队于1999年提出对慢阻肺进行早期干预,经过10多年磨砺,第一次从流行病学证实生物燃料可引起慢阻肺,第一次发现两种老药用于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安全有效,相关成果被写进世卫组织编撰的新版慢阻肺全球防治指南;他还和冉丕鑫教授首次在国际上证实对早期无症状或仅有极少症状的慢阻肺患者使用单种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增加患者肺功能,并延缓肺功能每年的递减率,为国际上慢阻肺的早诊早治提出新的战略。
这位永远在基层一线的“看病大夫”,一生求真务实。2003年在非典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及其团队为成功抗击非典立下功劳,赢得广泛赞誉和极高声誉。
钟南山告诉记者,自己有一个梦想,就是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器械、药物体系,服务所有中国患者。(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南山 院士 患者 永远 看病大夫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