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建筑工地上有了温馨的“家”——湖北首个“建设者之家”走访见闻
新华社武汉8月26日电 题:建筑工地上有了温馨的“家”——湖北首个“建设者之家”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徐海波、冯国栋
8月下旬的武汉,酷热难耐。在建筑工地密集的武汉市临空港开发区,一座半开放式“大客厅”里,一群身穿黄蓝色马甲的建筑工人正在享受着清凉周末。
这里是湖北省首个“建设者之家”——武汉临空港建设者之家。建筑工人有的靠在躺椅上,吹着空调,与家人视频聊天;有的围坐在座椅上,端着绿豆汤谈论国家大事和工地趣事;还有的边吃西瓜边看电视节目。
“工程建设必然会短期内聚集大量工人,而且都临时住在工地工棚,造成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盲点。”武汉临空港建设者之家党支部副书记蒋琼说,这个建设者之家服务于周边工地上的3万多名建筑农民工,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常见病诊疗、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娱乐休闲等综合服务,使他们在工地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记者在现场看到,武汉临空港建设者之家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中建三局一公司采用轻钢材料装配而成。进门后,首先是一个多功能公共会客厅,配有电视、休闲桌椅和象棋、围棋,旁边是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建设者大讲堂”。后面一栋两层楼房里设有平价超市、工友创新室、医务室、VR安全体验馆、法律咨询室、党员活动室、工地书屋、心理驿站等12个房间。
在会客厅里,两位身着蓝色制服的大叔格外抢眼。他们告诉记者,他们是附近一家酒店的水电工韩贵金和吴木春。“今天的活干完了,听说这里有个建设者之家,就来玩一下。”吴木春喝了一口绿豆汤说道,“刚看到小黑板上写着每天都放电影,今天没赶上,明天争取早点过来。”
42岁的刘月红是安徽六安人。“我在等老公,约他到这里歇一会。”刘月红略带害羞地说,她和丈夫都在附近中建三局工地上班,自己做保洁员,丈夫开铲车。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武汉临空港建设者之家实行站长轮值制,由所在地街道党工委、工会、团委、妇联及中建三局等单位分别选派1名机关党员干部担任,轮值期限2个月。同时,武汉临空港建设者之家成立了党支部,设有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和兼职委员,其中兼职委员均由各工地党支部书记兼任。
“这里长期拥有各类服务人员16名,多渠道收集工人个性化需求,开展针对性帮扶和定制化服务。”首任轮值站长艾康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组织人员进工地,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和高温作业防护救援讲座等活动,此外每周组织两次露天电影。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工地 建筑工地 建设者之家 武汉 建设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