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中老铁路让我的生活有了新希望”——阿咪眼中的中老铁路项目
新华社老挝卡西8月29日电 通讯:“中老铁路让我的生活有了新希望”——阿咪眼中的中老铁路项目
新华社记者章建华
“中国老挝(中老)铁路让我的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我想我的未来也会与这条铁路息息相关。”被中国同事亲切地叫作“阿咪”的24岁老挝姑娘奔米·彭米赛说。
这是3月26日在老挝磨丁拍摄的中老铁路友谊隧道施工现场。友谊隧道是一条连接中老两国的跨境隧道,全长约9.6公里,其中中国境内约7.1公里,老挝境内约2.5公里。目前隧道建设正在顺利进行。新华社发(刘艾伦摄)
阿咪是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中老铁路项目部员工,在这里工作了两年的阿咪如今已会说简单的中文。
中老铁路项目部所在地卡西县,中老铁路建设工程在这里的路基已成形,经过维护,边坡上草木郁郁葱葱;在大山深处,多条隧道已掘入千米,并正在向更深处延伸;桥墩已在河道和山谷间立起……
“我看着中老铁路在我们这里建起来。”说起中老铁路,阿咪感到自豪和欣喜。自豪源自她也为这条铁路的建设出了力,欣喜则是因为这条铁路帮她从艰难的时光中走出来。
阿咪是个单身母亲,有个3岁的女儿,和自己的妈妈住一起。
“以前没有收入,我们只能租村里人的地种些水稻、蔬菜。”阿咪说。那时,她抱着女儿,望着卡西的田野、周围的高山还有高山之上的蓝天白云,却怎么也望不到出路。
中老铁路2016年12月全线开工,是连通中老两国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项目。
中老铁路北起中老边境,南抵老挝首都万象,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计划在2021年12月建成通车。项目设计时速160公里,线路全长414公里,线路桥梁长度近62公里,隧道长度近198公里,桥隧比62.7%。
中国水电十四局中老铁路项目部先遣队2016年3月进驻卡西,阿咪的生活就此发生改变。那一年,阿咪到项目部食堂工作。水电十四局中老铁路项目部食堂除了两名中国厨师,还有阿咪等四名当地员工。“阿咪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准备100多人的中式餐饭,并打扫食堂。
忙碌的工作中,食堂里中国话、老挝话愉快地混杂在一起。“很忙,但很开心,在这里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工作。”阿咪说。
“现在我每月有150万基普(约合1200元人民币)的工资,20万交给妈妈当伙食费,50万给女儿买糖、牛奶和玩具,剩下的钱足够我的生活。”阿咪说。
150万基普在卡西算是很不错的收入,阿咪对此很满足。阿咪爱打扮,以前没工作时根本无力购买化妆品,“如今自己手头宽裕了,我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化妆品了”。
中老铁路建设正在顺利推进,铁路顺利通车后,项目部终要撤销,阿咪却不担心自己未来的生活。
“我现在学会了做中国菜,比如包子、饺子、馒头、蔬菜炒肉、凉拌木耳等等,”在项目部帮厨的阿咪已学成多项中国厨艺,“我们家在规划中的卡西车站附近正好有土地。以后铁路通了,车站附近顾客会很多,以后我要在那里自己开家饭店,一定会有不少生意。”
阿咪以前最远只去过首都万象,她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但这位年轻的母亲希望女儿能够早早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的女儿不能像我,她一定要到处走走。中老铁路建好后我打算带孩子坐火车去万象、琅勃拉邦看看,从老挝最北到最南都要走一趟,还想带她去中国玩。女儿长大了要去万象工作,甚至去国外工作。”
卡西当地人主要以种水稻、蔬菜瓜果为生,当地没有什么工业。“我们这里的大米很好吃,外面的人都不知道,我希望中国人也能尝尝我们的大米,还有我们的小米辣,这些现在只卖到万象。希望以后能有游客坐火车来我们这里,能喜欢上我们卡西的好东西,把我们的特产带到更远的地方。”
对家乡的未来,阿咪充满信心。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老铁路 中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