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学季,防骗攻略要牢记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18日发布2018年第5号预警,提示各大中小学校新生和家长,进入开学季,防骗攻略要牢记。
预警指出,近期,各大中小学校陆陆续续迎来了“萌新”报到,一些诈骗分子“变着花招”对学生实施欺诈行为。有的冒充资助工作者,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途径,谎称发放奖助学金,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窃取个人信息、骗取钱财;有的抓住部分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心理,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回租贷”等陷阱,“小贷”滚成“巨债”。
资料图:艺术学院的新生们在军训间隙,展示舞蹈基本功。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发出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
第一,不轻信陌生电话。无论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助,都不会要求在电话中告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ATM机和网上银行进行操作,如遇此类情况,请先向学校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以免上当受骗。
第二,不贪图“小便宜”。在各类金融服务消费活动中,要认真阅读相关合同条款,提高甄别和抵制能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得越好听,挖的“坑”便越深。不要因为贪图“小便宜”而上了不法分子的当。
第三,不盲目攀比消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成长,广大学生要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不要将“开学季”变成“烧钱季”,坚决远离不良“校园贷”。
第四,不泄露个人信息。广大学生要时刻绷紧自我保护这根弦,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妥善保管个人各类证件,不随意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不轻易将个人信息和隐私告知他人。注意留存消费服务相关凭据与证据,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第一时间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商量,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生 资助 全国 国学 管理中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