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宁夏政协调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情况
宁夏政协调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情况
“这个小伙子真攒劲!”
人民政协报 张倩 记者 范文杰
阴雨绵绵的9月14日,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就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政策落实进行监督性调研的第四天。“哎呀,调研第一天在龙王坝村见到的那个小伙子真攒劲!”行驶的中巴车上,宁夏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专职主任高振宇又开始念叨起这句话。
资料图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7月1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这个“攒劲”的小伙子叫焦建鹏,土生土长的西吉县龙王坝村人。大学毕业在外闯荡多年,始终惦念牵挂着家乡,反复思量决定回乡发展。
“起初只是养鸡,通过养殖生态鸡增收致富。”焦建鹏说,“没想到迈出这一步后就停不下来了,想法越来越多,直到走上了乡村旅游的路子。”
如今,农房改造升级变客房,农产品变商品,创意变收益……龙王坝村成了西吉县有名的旅游乡村,全国知名的“网红村”。
“党的政策好,大伙儿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上改善的同时,精神上也要同样进步。”焦建鹏对着自己做的展板介绍:“ 我们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定期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讲习、公民道德讲习、移风易俗讲习、种植养殖业知识讲习等,向村民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村里不管过啥节,不管是回族还是汉族,大伙儿都在一起过。”焦建鹏说:“要让大家明白,不管什么民族,都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围绕在党的周围。”
“几年前来龙王坝,还是个不通水电,没有公路的贫困小山村。”
“刚才与几个村民聊天,他们都笑称,如今在家坐着把钱就赚了。”
“一个地方能否发展起来,好的带头人很重要。”
委员们个个捏着手机四处“咔嚓咔嚓”,议论纷纷,频频点头,他们交口称赞小伙子用实际行动让自己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调研组一行还前往了固原市、中卫市、石嘴山市,入社区进牛棚在田间,与村民聊、与当地干部谈。
“固原市黄铎堡镇和润村把产业发展和脱贫富民作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基础;在中卫市海原县吴湾村,有的村民和干部对于民族团结工作认识不到位,建议打造政策宣传平台,让百姓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工作的意义……”每到一个地方,总有委员拿出小本子记录个不停。
四天的时间,十几个现场点,调研组发现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新创建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但也存在着创建活动内容与中心工作融合度不够、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创建工作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
调研组建议,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持续推进滴灌式、精细化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积极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创建活动上,紧密结合城市民族特点,不断拓展创建领域,深化创建内涵,创新创建模式,优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措施、构建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搭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平台。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指出‘宁夏的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在全国是好的。”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力在调研结束时说,“我们要多挖掘培养像焦建鹏优秀的青年,发挥带头作用共同进步。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民族团结 调研 创建 进步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