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王琳森: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2018年09月25日 14:51 | 作者:王琳森 |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作者:王琳森

调查研究是要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这是常识。然而,在这一基本常识上,有的党员干部却认识不正确、工作不深入、作风不扎实,使得一些问题摆而不议、议而不决,令群众不满意。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问题导向,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原动力。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带着成果回,当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追求。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敢于正视和查摆,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问题揭露了不等于解决了,解决问题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浅尝辄止,不动脑深入研究,不动手下力解决,唱了“前奏曲”,便画“休止符”,注定没有好结果。只有自觉主动解决,才是真正实事求是的应对之道。

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这是工作态度、精神境界,更是党性原则、政治品质。应该懂得,化解一个矛盾,攻克一个难题,就是一次进步和胜利。实现了众望所盼,才有众望所归。党员干部的担当在解决问题中体现,才算落到实处。迎难而上并求得迎刃而解,折射的是宗旨观念、责任意识,彰显的是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展现的是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工作状态。发现不了问题是无知,解决不了问题是无能。面对问题耍心眼、玩猫腻,究其原因,不是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就是偷懒耍滑、投机取巧,说到底是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出了问题。自身不过硬,何以碰硬?所以,欲下力气解决问题,还是先来一番自我反思、自我改造、自我升华的好。

事物是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进步的。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夯实责任担当,就要在解决问题上狠下功夫,把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和创新的支点,不管有多大难度和风险,不论有多少阻力和掣肘,总是攻上去、拿下来,问题就会变为成功的“垫脚石”,我们就会一往无前,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王琳森)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