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买买提·哈斯木:安定的边疆 幸福的家
2017年年底,“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启动。一年来,17个调研组、近80位创作人员深入全国17个各具特色的扶贫点进行调研创作,通过田野调查式的影像记录工程,将镜头对准典型人物和鲜活故事,表现精准扶贫战略给贫困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讴歌扶贫攻坚战中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力量。
四十三岁的巴都尔夏·依那亚提汗是塔什库尔干乡瓦尔希迭村人。由于汉语不怎么好,二零一七年四月她才如愿当上护边员,刚好赶上政府上调津贴补助,除此之外,护边员满一年后,家里的牦牛每头每年能有五百元补贴,牧羊犬每只每年有二百元补贴。如今,巡边、护边、守边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吐古买提乡吐古买提村护边员买买提·哈斯木一家和其他护边员在牧区一起吃饭的场景。
吐古买提乡有80多公里的边境线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接壤,属于一线边境乡。乡里扶贫干部木萨江介绍,目前全乡护边员有2000名左右,占全乡人口的20%。
新迭村根据国家修建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2007年从大山里整村搬迁到塔吉克族新村。2017年,村人均纯收入已达8205元,实现整村脱贫。
结束4小时的巡逻后,42岁的买买提·哈斯木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个过去以骑马放羊为生的柯尔克孜人,这些年穿上了橄榄绿迷彩服。像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吐古买提村的很多村民一样,他现在的身份是护边员。
他们年龄介于20多岁到50多岁,白天的巡逻工作结束后,会在凛冽的寒风里凿冰取水,洗脸做饭,挥拳操练,围炉聊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资料显示,全疆约20.5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中,常住人口约12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内不到6个人。除了靠解放军和公安边防部队戍边,只有发动和依靠边民,才能随时掌握边境的各种情况。
而买买提·哈斯木这样的护边员,在柯尔克孜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熟悉山路、熟悉村落、熟悉彼此。陌生人造访或是有人偷越边境,他们一眼就分得清楚。这让他们多了信息员功能,可以及时向治安管理部门报告情况。
这里地处南疆,集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等特征于一身,不仅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也是新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把南疆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如今,比以往更美好的生活,对买买提·哈斯木来说,在眼前人迹罕至的山沟里,似乎也能触手可及。
距离边境线5公里、10公里、30公里处,分布着不同卡点,护边员每15人一组,每6天或8天换班。买买提·哈斯木值班徒步巡逻后,就住在为护边员专门修建的住勤房里。
望着满眼萌发绿意的野草,他在心里盘算,换勤轮休时,把家里40多只羊赶上山。四五个月后,羊就该养肥了,还能繁殖一些小羊羔。按1只羊卖五六百元计算,能卖上两万元。买买提·哈斯木每月津贴补助2600元,老婆做护林员,每月有津贴补助800元。“家里脱贫不是问题,今年的生活能过得不错。”他揉着发困的眼睛说。
好在,边境地区护边员开始大幅增加,作为“七个一批”脱贫攻坚政策,惠及了买买提·哈斯木等人的家乡,以确保边民不流失,守边不弱化。
吐古买提乡有80多公里的边境线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接壤,属于一线边境乡。乡里扶贫干部木萨江介绍,目前全乡护边员有2000名左右,占全乡人口的20%。这一准军事化群体,分属边防派出所和边防连队管理。
吐古买提村第一书记段宏明介绍,作为全乡最大的村,目前在贫户243户929人,其中护边员405人,除个别无劳动力的贫困家庭,护边员政策基本将贫困家庭全覆盖。“人均四口之家的贫困户,一人享受护边员政策就可以全家脱贫”。
编辑:杨岚
关键词:买买提·哈斯木 安定的边疆 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