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使公共文化服务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宁夏政协调研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小记
10月18日,阴雨绵绵,气温颇低,车子走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调研组成员时不时用手擦拭着车窗上的雾气,想把车外的光景看仔细些。他们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就全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调研而组织的委员和专家们。经过一路颠簸,车子来到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寇庄村的一个大院,车窗外,一位身着军大衣的老人正搓着手伸长脖子张望着,他就是李存吉——一位创办红色文化大院的农民。接下来调研组被这位民间红色文化收藏家“圈粉”了。
资料图
大院里,两个房间,各种红色革命刊物、军号和手雷、红军使用过的手枪等陈列品无一不让参观者惊叹,拍照声、赞叹声接连不断。固原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李鹏霄说:“老李可是我们的‘宝贝’,他带着红色情怀负债累累把这个文化大院撑下来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固原市重要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不仅如此,大院多年来还为宁夏博物馆、六盘山红色纪念馆,固原市博物馆、原州区文管所等场馆捐赠了一千多件文物。”
“城里人接受文化熏陶的渠道很多,而对农民来说,公共文化资源有限,这个大院就成为了一个‘窗口’。”调研组成员从大院走出来的时候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农村文化大院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也是解决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的好地方。希望固原市各级部门积极配合,多挖掘宣传这样的典型代表。
接下来,调研组来到了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高红村综合文化站、开城镇综合文化站、彭阳县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地。文化站院内的篮球架、兵乓球案、羽毛球场等应有尽有,室内文化器材、广播影视器材陈列有序,书柜存书均有上千册,还有几台电脑。
“老乡经常来文化站吗?”
“来啊,农闲的时候就来跳跳舞,听秦腔,我娃天天来这儿写作业看书,方便的很。”
“村上的干部经常给我们讲国家政策……”
“近些年,固原市覆盖城乡的市、县(区)、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从‘村部大楼’延伸到百姓‘门前’。‘门前三小’,作用不小:小广场跳出大健康,小书屋读出大天地,小讲堂讲出大道理。”固原市政协主席马玉芳笑着介绍。
座谈会上,调研组认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成效明显,但问题也很突出。 “在中卫市永康镇文化站,有个呆了三十多年的老站长,1984年到现在他依然只是一个文化专管员,一个月600元的薪资。”调研组成员贺亚平说:“贫困地区乡镇及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人员总体存在待遇不高、管理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兼职人员比重大,老龄化程度高等问题,如果哪天管理人员断档、接续不及时就会出现‘关门现象’。”
针对贺亚平提出的问题,调研组建议加强人才保障,把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全区培训计划,在培训中发展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同时加大像李存吉这样的乡土人才的培养。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资源下沉、服务创新,小处着眼、实处着手,这样的服务势必更加细腻有温度、惠民有价值。”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洪洋说:要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使公共文化服务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惠及全民,让百姓触手可及。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文化 公共 调研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