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从画中发现古代名媛是如何做到脚底生香的

《明 陈洪绶调梅图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有两名婢女正在调制梅酱
自然界有很多芳香植物,人们在香气中感受到了愉悦。人们采集、栽培芳香植物,把香气带进了日常生活里,包括饮食、医疗、服饰、妆容、居所、宗教、绘画、文学等方面。经过历史长河的演变,“香”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我们称之为“香文化”。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广东青洲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原创展览《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于2018年9月27日至2019年3月3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二举行。通过展览告诉你:香气如何让我们感知?香气从哪里来?香气如何使用?
亲身体验“古代名香”香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此次展览,围绕“香气如何被感知”、“香气从哪里来”、“香气如何使用”等等这些问题,设计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揭秘嗅觉”,展出了自然界不同环境下生存的动物的标本,探索动物独特的嗅觉功能;第二部分“众里寻香”,参考了宋代《香谱》、明代《香乘》等古代香文化大成之作,选取了珍贵香料沉香、檀香、降香、麝香、龙涎香,也收集了常见香料,把自然界香气的动植物来源呈现给观众;第三部分“鼻尖喜悦”,依托馆藏80多件文物,阐述了香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包括饮食、医疗、服饰、妆容、居所、宗教、绘画、文学等方面,展现人与香独特的关系。与此同时,为了充分调动观众的嗅觉,展览特别设置了气味体验区,让观众不仅能闻到传统意义上的常见香料的气味,还能体验“古代名香”的芬芳。古代名媛“脚底生香”“人们采集、栽培芳香植物,把香气带进了日常生活里——饮食、医疗、服饰、妆容、居所、宗教、绘画、文学等等方面。”策展人章俊霞告诉记者,香是嗅闻后的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气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的名媛在美容护肤方面也下足功夫,她们会在头发、面部、身体上使用不同的香料美化自己。除了在口脂、眉粉、面脂、胭脂里面添加香料,也会炼制香丸、香饼口含服用,保持口气清新。与现代人相比,古代名媛更是香风雅致。”芳香养鼻,香气调动着人们的感官!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一双紫色的丝绸绣花“马蹄底”女鞋,据说这双女鞋内藏乾坤,能够营造“脚底生香”之美妙!如何做到?皆因其以高级香木来制作鞋底。据了解,明清时期,女性的鞋底不仅流行用高级香木制作,甚至还会把高底鞋跟中间挖空,内置香粉。此外,古代人或聚会或独处,或欢腾或寂静,都喜爱点燃袅袅幽香来颐养身心。“食物总是跟香气结合在一起,嗅觉帮助人体全方面地体验食物的味道,食物散发的香气让食物本身更加秀色可餐。”此外,章俊霞介绍,香料除了给我们带来嗅觉上的享受,它还具有药用功能,所以又被广泛用于治疗疾病。
知识分享动物的嗅觉,像一个趋利避害的生存探测器嗅觉是气味刺激生物的嗅细胞而引起的感觉。自然界的动物,不管是游弋于水中,奔跑于陆地,还是翱翔于蓝天,它们的嗅觉功能都很强大。“动物的嗅觉,像是一个趋利避害的生存探测器。动物利用嗅觉探测气味,完成获取食物、交流信息、诱惑敌人、组建团队、结识配偶等活动。与人类的嗅觉对比,动物的嗅觉跟它们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策展人章俊霞介绍,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类群。研究表明,大多数的陆生脊椎动物使用两套化学感受器来感知气味:嗅器——感受挥发性的小分子物质,几乎所有脊椎动物都具备;犁鼻器——感受非挥发性的大分子化学物质,如信息素,其在动物的演化中差异明显。“蜥蜴和蛇的舌尖经常伸出口外来搜集气味物质,当舌尖缩回口腔时,舌尖上的气味分子也被带入犁鼻器。犁鼻器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系列神经传导形成嗅觉。”章俊霞告诉记者,1813年,犁鼻器被丹麦解剖学家发现:“有研究表明,犁鼻器从有尾两栖动物(例如大鲵)开始出现,发展到爬行动物蛇类时高度发达。而鱼类、鳄类、鸟类及大多数的蝙蝠和海洋哺乳动物一般没有犁鼻器,人类的犁鼻器也已高度退化。” 兀鹫 鸟类属于高等脊椎动物,它的感官中以视觉最为发达,听觉次之,嗅觉最为退化。但是少数种类的鸟类嗅觉相当发达,例如吃腐肉的兀鹫。 植物香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动物香数量不多 空气里的各种气味被我们的嗅觉感受器捕获,而香气总是能让我们产生喜悦,那香气是从何而来?在展览的第二部分“众里寻香”里,生活中的各式各样常见香料为我们作出了解读。“植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一般可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芳香性物质在植物体存在的部位常随物种的不同而各异,有的全株植物中都含有,有的则集中于根或根茎、叶、花、果实某一器官。”章俊霞介绍,分泌结构存在于维管植物体内的不同器官,它们能分泌特殊物质,如蜜汁、黏液、挥发油、树脂、乳汁等。这些分泌物质可以防止植物组织腐烂,帮助创伤愈合,免受动物啮食,排除或贮积体内废物等,还可以引诱昆虫,以利传粉。据了解,植物香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既有名贵的沉香、檀香、龙脑香,也有名不见经传的香草。动物香数量不多,其中的麝香、龙涎香也是名贵香料。
编辑:杨岚
关键词:画 陈洪绶调梅图轴 古代名香 嗅觉 香气 动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