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小食品”的“大商机”
新华社上海11月8日电 题:“小食品”的“大商机”
新华社记者宿亮 谢鹏
薯片、虾片、玉米卷……很多人的儿时记忆里少不了膨化食品的香脆劲儿。上好佳,这个已经进入中国市场25年的菲律宾综合食品集团,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充分感受到新老“粉丝”的爱。
参观者纷至沓来,让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培明很忙碌。他笑着对记者说:“人是真多,很多人对我们早年的小食品如数家珍,而专业客户则是看中了我们的新产品。”
得益于中国市场扩容升级,上好佳的业务规模和经营收入“水涨船高”。公司从一个生产膨化小食品的企业,成长为多元化的跨国食品集团,先后收购了美国的“大湖”和西班牙的“高乐高”等食品公司。
“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哪有这么大发展,”李培明诚恳地说,“当然,中国市场也在不断升级,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前些年就在生产设备上投入巨资,对安全环节严加监管。”
很多当年的竞争对手已经消失,而上好佳还能继续“领跑”,靠的就是不断响应中国需求变化,提高产品品质。
在装扮成热带游乐园的上好佳展区,参观者纷纷驻足,试尝新品。“中国人的饮食观念越来越健康,我们2009年就不用反式脂肪酸了,2015年用天然色素完全代替合成色素。低油、低盐、低糖、原料可追溯,市场转换很快,给我们这样提前布局的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李培明特别看好中国扩大开放的前景。他告诉记者,上好佳在中国销售的不少食品产自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未来公司将会更好地统筹全球资源。“这次进博会,连西班牙的特产火腿销售商都找了过来,希望利用我们多年在中国积累的销售资源。这是新的商机!”
成功没有捷径,上好佳的“中国故事”告诉我们,搭上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快车,不仅需要深耕中国市场,更要融通全球资源,这样才有望成为全球商业大竞合时代的赢家。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食品 小食品 大商机 市场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