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送金庸先生最后一程,江湖再见
送金庸先生最后一程,江湖再见
张纪中、黄晓明、马云等社会各界人士前往香港殡仪馆祭奠,普通市民在文化博物馆吊唁

香港殡仪馆中金庸先生的灵堂。图/新京报记者 齐超

香港文化博物馆外排队准备吊唁金庸先生的民众。图/新京报记者 王清以 李阳

前来吊唁的黄晓明。图/新京报记者 齐超

前来吊唁的张纪中。图/新京报记者 齐超
11月12日下午,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明报》创办人金庸(原名查良镛)先生的追悼会在香港殡仪馆举行。此次丧礼按照金庸先生生前的遗愿,只邀请少数亲友出席,一切从简,十分低调。金庸先生的照片被放置在灵堂正中间位置,被花团簇拥着,灵堂正上方的牌匾上写有四个大字“一览众生”,这四个字是由金庸生前好友,著名作家、美食家蔡澜先生题写。灵堂两边则是根据金庸小说写的诗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大概中午左右,殡仪馆大厅便陆陆续续收到刘德华、余秋雨、马云、游乃海、韦家辉夫妇、邵氏影城、母校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学等社会各界人士及单位送来的花圈。大概五点左右,金庸先生生前的一些好友及影视界人士,包括马云、黄晓明、杜琪峰、许鞍华、倪匡、吕良伟、张纪中等前来吊唁。从内蒙古赶来的几位媒体人,在得知金庸先生去世当天,便邀请当地匠人花了十天时间制作了一件当地特色的皮雕画,送金庸先生最后一程。
与此同时,在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馆也特别设置了吊唁处,于11月12日-30日对市民开放,民众可以在吊唁册上留下想对金庸先生说的话。昨天下午第一天开放,现场早早就有很多普通民众排队吊唁先生。其中有一位内地粉丝,昨天就从上海飞到香港,送先生最后一程。他从1995年就开始看金庸先生的小说,看的第一部是《雪山飞狐》。
香港文化博物馆墙上展示着以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剧照和相关介绍,有逾300组展品介绍金庸先生的早期事业、武侠小说的创作历程。一面黑板墙上,贴满了普通民众的悼词,其中一位民众写道:“金老一路走好,一直感觉《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就是金老心里最为真实的一面,放荡不羁,却又重情重义,在这个虚伪的江湖里有着自己的坚持,不理会世俗的眼光,一生贯彻自己的道路,一生都在笑傲江湖。”
采写/新京报记者 腾朝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送金庸先生最后一程,江湖再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