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电商刷单乱象何时了
哪里有买卖,哪里就有江湖。
“互联网产业缺乏良好生态,集草莽、江湖和官场文化于一体,滋生了电商刷单乱象。”互联网行业资深分析师葛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电商乱象亟待治理,但取得成效非一朝一夕之功。
日前,有媒体调查发现,“握手网”“宝宝刷单网”等多家网购刷单平台近期异常活跃,其中“握手网”号称有60万“刷手”24小时待命。后续报道称,经曝光后,两家刷单平台改头换面继续运营,刷单业务依然未止。
众所周知,我国电商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法律《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排序经济令刷单屡禁不止
刷单是店家花钱请人假扮顾客,通过虚假购买行为提高网店排名和销量,从而获取好评吸引顾客。早年3·15晚会曾曝光过网购刷单内幕。“电商刷单就是商业欺诈,是互联网的痼疾。”葛甲直言。
据了解,京东、阿里都出台过相应措施惩处刷单行为。比如阿里专门研发识别和处置刷单的模型,对平台系统进行清查,京东也采用了“反作弊识别系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注册刷单平台或加入刷单群、缴纳会费、接受培训、按步骤买卖……刷单从单独行动变成团队作战,从“刷好评”到“刷差评”,从单纯在交易量的数字背后加“0”变成以假乱真的购买行为。刷单成了一条日益庞大的灰色产业链,葛甲说:“由于难以被发现且成本低,互联网平台很容易滋生刷单现象。”
葛甲把互联网经济看做“排序经济”,排位越靠前,流量越大,短期收益越丰厚。“大家都追求好看的数据。”葛甲说,卖家雇“刷手”制造店铺繁荣假象,消费者通过销量判断商品是否值得购买,平台需要销量来聚集流量和人气。“但真实数据很少。”葛甲表示,平台的商业模式催生了刷单乱象,使得刷单逐渐成为电商行业潜规则。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店铺产品质量再有保障,苦于店铺等级低流量少,也会被卷入刷单的洪流中。
“要弱化卖家销量的排序。”葛甲直言,需要多维度的数据显示店铺的质量和信誉,否则平台的监管措施无法起到根本性作用,只会让刷单成本越来越高。
葛甲还建议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不要只看销量。“人多的餐厅饭菜一定好吃吗?不少网红店都是找托儿排队,这和刷单是一个道理。”
互联网时代需要“老字号”吗
“电商刷单严重不是因为它更猖獗而是因为它常态化了,以前刷单是偷偷摸摸的小动作,现在成了商家营销的规定动作。”葛甲认为,刷单常态化扰乱了市场秩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此表示认同,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刷单是失信行为,其失信收益远高于失信成本。“这造成了好人受气坏人神气、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效应。对消费者和诚信经营者而言危害不容小觑。”
刷单就是造假,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安全保障权。《电商法》明文禁止这种行为。刘俊海乐观说道:“刷单要承担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处罚等。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希望法律出台能遏制刷单现象。”
但葛甲谨慎说道,《电商法》出台是第一步。“立法只是告诉你:刷单违法。更重要的是落地细则。而且,打击动作太大是否影响行业发展?都需要考虑。”
“此外,各行各业都在刷单。”葛甲强调,电商刷单只是互联网行业虚假乱象的冰山一角。“电商刷单与普通人的钱袋子息息相关,才引起广泛关注。电商刷单背后其实是整个社会的不诚信风气。”
长远来看,刷单会影响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公信力,侵犯消费者权益,形成不守法的社会风气,带来坏效应。遗憾的是,互联网经济追求速度,大多数人想在一年赚够一辈子的钱。葛甲说:“这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碰撞。”
“过去人们讲究回头客,追求‘老字号’。顾客进店买不起,店主也会搬张凳子照顾你。现在人们没有这样的经营理念。”葛甲说,互联网企业也要有培育常青之树的意识。(实习记者 代小佩)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刷单 电商 葛甲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