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杜绝“女德班”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接轨
近日,在浙江温州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亲子夏令营里,一个个未成年的孩子认真学习着“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穿着暴露是非常低俗的表现,会招病、招灾”等“传统女德”知识,而这些“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例如“女人就应该是最底层”,例如“受家暴了一定要忍”,等等。据媒体报道称,温州的这一所“女德班”与之前被关停的抚顺“女德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舆论再次将“女德班”推上风口浪尖之后,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女德班屡禁不止?单纯的停办就能将“女德”斩草除根吗?
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曾沉痛地指出,“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在倡导性别平等、人格独立的今天,“女德班”借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将封建糟粕的恶爪伸向未成年人,理直气壮地宣扬男尊女卑的封建遗毒,实质上已经触碰到社会文明底线,既不符合男女平等的基本要义,又与一般的生活常识相悖,“女德”无非就是束缚女性、奴役女性、压迫女性的歪理邪说。这样明显而露骨的文化倒退,首先家长是不会信赖的,其次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但是为什么“女德班”能冒着法律和舆论风险,一次又一次浮出水面呢?
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中央及地方政府都在加紧宣传传统文化与精神,但是也有不少“伪文化”借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女德班”只是其中一例罢了。例如11月河南某校集合千余人大搞“成人礼”,让学生和家长穿上不合时宜的唐装,要求上千名学生为父母下跪、叩首,最后还要一起朗诵《弟子规》。在这一系列“大动作”之后,传统文化就真的“春回大地”了吗?
“伪文化”也正是借着传统文化的匮乏和断代,登上了大雅之堂。自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式微,“新伦理代替旧伦理,新生活代替旧生活”。尤其是经历了之后的“破四旧”,传统文化还能剩下些什么呢?“女德班”到处举办讲座,而且还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支持,正说明了传统文化的供给过于匮乏,以至于这些极度缺乏科学知识和人之常情的人,都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专家”。其实,一直以来民间对传统文化都是有着巨大的渴求的,于丹、易中天的兴起,国学热的兴起,都是市场及精神巨大需求的体现。只是在传统文化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绝不能依靠“太极高手雷雷”“隔山打牛的闫芳”和“女德专家丁璇”这一类“伪文化专家”来发展传统文化,从另一个角度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接轨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要宣扬传统文化,必定要让它与现代文明接轨。透视传统文化的内核,其“君权”“男权”思想屡见不鲜,然而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要想得到良性、持久发展,就必须以人文主义为前提,将落后的、封建的思想加以改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接轨,就要做到尊重人,肯定人的宝贵,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不同与自由。以层出不穷的“女德班”为例,符合现代文明的“女德”也应当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尊重女性,尊重女性个体的价值。
“女德班”的层出不穷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监管问题,而是当今社会精神层面的问题,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仍然没有接轨。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才会群魔乱舞妖孽丛生,遏制封建的“女德”在今天大行其道,除了要予以迎头痛击,更重要的是在广度、深度上解决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而“女德”等“伪文化”也正是借着传统文化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不断卷土重来。其实不管是否宣扬传统文化,都不应该与现代文明为敌,都不应该与人文主义为敌,都不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传统文化 女德班 现代文明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