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全球118个国家和地区警示图片上烟包 中国还在等什么?

2018年12月26日 20:20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李木元)“作为全球烟草产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却一直未能让警示图片上烟包,中国还在等什么?” 在12月26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于北京举行的《2018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控烟专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批准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于2006年1月生效。《报告》指出,《公约》在我国生效近13年,我国控烟履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明显的遗憾。

QQ图片20181226201527

《2018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发布会现场

“我国控烟的遗憾有很多,其中最大的遗憾之一便就是呼吁12年的警示图形上烟包仍然曙光未现。”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吴宜群表示,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118个国家和司法管辖区已经采取了图片警示上烟包,覆盖世界人口的58%,而我国却一直没有采取这一措施。

《报告》介绍,对烟草包装强制采用说明具体危害的大面积图片警示乃至平装(又称标准化包装,是指烟草制品包装除了大面积的图文警示外,烟草品牌采用统一的颜色、字体和字号,去掉品牌特性),减少“美丽烟包”的欺骗,降低烟草制品的吸引力,增加烟盒包装警示的有效性,以减少烟草使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国际上已有9个国家采用了平装包装,另有至少16个司法管辖区正努力制定和实施这一举措。

“我国连起码的警示图片都不上,更不用提平装!” 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克安表示。

《报告》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烟盒上的文字健康警语不但未指明吸烟的具体健康危害,反而用一些暧昧的语言暗示某些卷烟是“柔和”“淡味”“低焦油”的,其危害性要低于其他品牌卷烟。其实这是一种诈骗!

吴宜群介绍,从2007年至今,全国人大代表连续12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警示图片上烟包建议,均没有得到满意答复。比如,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何琳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在议案中表示,与在烟盒上标识一句“吸烟有害健康”相比,图形的警示作用更加直观有效。烟盒上的警示图形效果不限于吸烟者本人,对于周边人群也有一定的影响,相当于一幅幅流动的控烟画。建议尽快实现警示图片上烟包。但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答复依然是老调重弹,不予采纳。

“烟草业坚决反对揭示烟草危害真相的警示图形上烟包,是想依靠包装设计建立品牌认知,促进销售。”吴宜群表示,烟草业对图形警示的极力反对,正说明了图形警示对控烟的有效。

《报告》还指出,国家烟草专卖局仍然在不断地调增烟草的生产与销售。2017年中国卷烟销量止跌反升,全年卖出4737.8万箱,较2016年增长0.8%,2018年的卷烟销量年度目标继续提高,比2017年要增加12.2万箱,预计达到4750万箱。这背后的动力就是烟草商对最大利润的追求。

“这样的年度销售目标有悖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的相关条款,也违背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的降低我国人群吸烟率的目标。”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支修益表示,到2030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要降低到20%,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快我国控烟履约进程。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许传兴也呼吁,应该继续强有力地推动中国向《公约》的要求靠近,不仅仅是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这一个方面,还包括警示图形上烟盒应尽快消除烟草业的干扰。“中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小组组长单位从工信部转移到了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这一变革为控烟工作在中国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好且难得的机会。”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警示 中国 烟包 图片 烟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