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涌入云南沙溪古镇的青年:回归乡野 唤醒旧日时光
沙溪——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至今完整保存有古戏台、兴教寺、玉津桥等古迹与众多的白族老宅院。十多年前,随着茶马古道旧日生活销声匿迹,人们逐渐从古镇老宅中搬离,仅剩下一些不愿离开的老人留守旧时光。
近日,记者到访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沙溪古镇,当地对古镇进行了保护与开发,乡村古镇旅游兴起吸引大量青年来到沙溪,他们进入古镇老宅中工作、生活、创作、逐梦。

图为在沙溪古镇里写生的人。 苏金泉 摄
冬日阳光下起凿的木雕师
午后,阳光照在沙溪古镇一间木雕店门口,刚满20岁的李志金身着单薄T恤,在店门口俯身专注雕刻一件木制茶台。
不久前,他从剑川县职业高级中学毕业,之前在学校学到的绘画、雕塑、雕刻等工艺美术技能在沙溪古镇找到了“用武之地”。
“我们剑川是木雕之乡,在唐宋时期雕刻技艺已经成熟,后来成中国八大木雕流派之一。”李志金告诉记者,“来到沙溪的游客大多是文化人,他们喜欢木雕这样的手工艺品。不仅如此,古镇内的客栈餐馆也钟爱木雕器具与装饰品。
他正在雕刻的木制茶台长一米,需要雕刻的面积仅两张A4纸大小,“5天后完成雕刻,卖价可到1500元左右。”
李志金说,沙溪古镇现为工艺品创作提供了安静优雅的环境,也提供了市场。“我想在这里传承剑川木雕技艺,当然也想获得财富。”

图为沙溪的景致。 苏金泉 摄
与沙溪一见钟情的归国学子
傍晚,暮色渐浓,客栈餐吧斑斓的灯光将沙溪点缀得格外浪漫。
李尊看着数对情侣牵手从他的西餐店前走过,“并没有因此沮丧,小店昨天才开始营业,在沙溪的日子还长着呢。”
今年24岁的李尊是四川成都人,曾在瑞士留学,回中国后进入一家大酒店工作。他告诉记者,“我姐姐特别喜欢沙溪古镇,来过这里五次。”去年7月,姐姐带他来沙溪旅游,当时他就对沙溪一见钟情。
于是,李尊辞去酒店繁杂的工作,在沙溪租下半座老宅子,筹备开一家西餐厅。他说,沙溪之前鲜为人知,十多年前是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的学者和学生无意中发现了沙溪,并将之推向世界。
“所以这里每年都有许多外国人来沙溪旅游。”他告诉记者,外国游客也将是他西餐厅的重要客人。
李尊希望,能够在沙溪远离大城市嘈杂忙碌的生活,拥抱宁静与悠闲。

图为沙溪古镇南寨门。 苏金泉 摄
从玉津桥走来的少女们
次日清晨,穿过稻田,穿过薄雾,赵新爱与几名年轻女子从附近村庄走来,她们踏过玉津桥后进入沙溪古镇。
沙溪旅游兴起后,古镇内现有16家酒吧茶室,13家木雕产品及绣花鞋等特色旅游商品店,111家客栈、酒店、宾馆,吸引了不少当地青年进入古镇工作,赵新爱就是其中之一。
赵新爱告诉记者,她曾经去过昆明打工,但因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一年前回家后在沙溪古镇一家客栈找了份工作。“在家附近工作,离父母近,离土地近。”
“最近,我们村里也开了家客栈和咖啡馆。”赵新爱说,沙溪古镇周边有7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庄内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特色民居和名木古树星罗棋布。
“我们村也可以像沙溪古镇一样发展旅游。”赵新爱已萌生了将自家宅院改成客栈的想法。

图为沙溪玉津桥。 缪超 摄
河堤上等待日出的文艺青年
天色越来越亮了,许玲趁着太阳还未爬上山脊,在沙溪小河河堤上选了块石头,静静坐下等待日出。
数日前,她独自一人从四川来到沙溪,想在这片静美的隐世之地寻找绘画灵感。
许玲带着画板走遍了沙溪古镇里里外外,“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风景,独特优雅厚重的白族古建筑,宁静温暖如归的古镇时光……沙溪有太多的绘画素材。”
她对记者说,“我会常来,用绘画记录沙溪,将它展示给更多人。”
编辑:张同天
关键词:沙溪 古镇 青年 木雕 时光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