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台湾虐童事件接连发生 舆论质疑社会安全网形同虚设
新华社台北1月18日电(记者刘斐 章利新)台湾连日来虐童事件接连发生,其中一名女童因家人毒打而不治身亡,引发社会强烈愤怒。台湾舆论质疑建设多年的社会安全网形同虚设,呼吁在刑罚及社工、警政、教育上作出深入改革,真正把安全网拉紧。
1月9日,新北市一家私立托婴中心曝出虐童丑闻,该中心托育人员用木制锅铲打幼儿脚底,并将其上下摇晃,不顾幼儿嚎啕大哭,将其塞入柜子中。12日,新北市一林姓男子因12岁儿子为其买肉圆没有加辣椒,对妻儿拳打脚踢,并以啤酒瓶伤人。15日,台南一名1岁半女童因不喝奶,遭生母及表姐、表姐夫和李姓友人轮番毒打,后来该女童不治身亡。
消息曝光后,涉事托婴中心大门及外墙遭人用大量鸡蛋丢掷,并被喷上写有“恶”字样的红漆;林姓男子则被人上门殴打,其住处所在的街巷被上百人包围抗议;台南虐童致死案也引发全台各地数百民众抗议。
台湾《中国时报》刊文表示,短短7天3起虐童案,孩子凄厉哭声、遍体鳞伤的幼小身体,通过网络传播,引起大众愤慨,更挑动民众对社会正义不彰的敏感神经。民众拟借私刑教训施暴者,尽管手段可议,却凸显民众对司法的失望与不信任正不断扩大。
据台湾卫生福利主管部门统计,2016年虐童事件通报数为54597件、2017年为59912件,去年逼近6万大关,显示虐童事件逐年增加。
台当局早已颁布“强化社会安全网”计划,但虐童案仍层出不穷。专家指出,网络概念应是跨领域、跨专业、跨部门,但该计划重点却是增加社工人力,被戏称“社工化”而非强化。保护孩子不能光靠社工,卫生、教育、民政、户政、警政都应纳入,从上至下各部门横向联系不推责,才能真正把安全网拉紧。
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王育敏表示,将提案修正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相关规定,加重虐童罚则,虐童致死者最高处以死刑。推动这项修法已有一段时间,但审议过程非常不顺利,至今仍无法完成。
台湾儿童权利促进会理事长王薇君表示,当局没有在刑罚及社工、警政体系上改革,执政者不用心,助长了虐童案的发生。
台湾《联合报》刊文表示,这两年,“社会安全网”早被当局提出不下数十次,却几乎原地踏步。回顾这两年的民进党当局,沉浸权力恶斗,各部门都面临失去专业稳定运作机制的危机。“当官员只在乎自保,谁在乎你的社会安全网!”
台北市教育工作者朱言贵撰文指出,虐童案件不断滋生,关键还在于破碎而不正常的家庭太多,徒然增添社会的悲剧。当局应该承担前端的防微杜渐工作。近二三十年来,台湾经济低迷不振,加上教育与社会体系崩塌,才是虐童案件层出不穷的始作俑者。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虐童 台湾 安全网 事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