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票价疯涨:我们在失去“电影票自由”?
【民生调查局】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19日电 题:【民生调查局】票价疯涨:我们在失去“电影票自由”?
作者:张旭
这个春节,很多想买电影票的观众发现,看场电影突然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前几日,“三线城市1张电影票卖160元”登上微博热搜。在河南信阳,某影院电影票价均超百元,一张票甚至卖到160元。
于是,除了车厘子自由、奶茶自由,“电影票自由”也成为网络讨论的热门话题。

一家三口看场电影要200多元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市场,那就是“外热内冷”。票房略有增长,背后却是越来越多的人被高票价挡在电影院之外。
全国多个省市的观众向记者表示,今年春节档票价相较去年同期有10元到30元不等的上涨,热门电影的黄金场次更贵,百元影票也屡见不鲜。
“印象中一张票也就是30块,没想到今年票价接近70,一家三口看场电影就要200多元。”安徽合肥的梁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上映的几部电影听说都有看头,本来想带着家人把几部片子都看个遍,不过现在只打算挑一两部看了。

2月5日大年初一,国内电影票房大盘达14.42亿,刷新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然而开门红的势头没能延续下去,大年初二、初三、初四、初六票房均低于去年同期。
与票房一同下降的是观影人数。猫眼数据显示,春节档7天全国观影人次约1.31亿,比去年同期减少1500万人次,降幅为10.43%。
2019年春节档以7天58.4亿的票房成绩收官,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57.71亿的纪录仅高出1.2%。作为对比,2018年春节档的增长速度高达67%。

人数减少票房却有所增加,说明今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高于去年。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达44.7元,而去年同期平均票价为39.7元,这一数据已达历年最高峰。
有四线城市票价翻倍
在春节档,涨势最凶猛的并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三四五线城市乃至县城。
“我家十八线城市电影票平时也就30,春节回来变成50了。”“四线城市,一张2D电影票竟然要七十多了”,“过年去山西旅游,大年初二在大同想看场电影,一看场均80块。”多位受访者向记者表达了对票价涨幅的惊讶与不解。
艺恩数据显示,票价TOP10的城市中,仅有北京一个一线城市,其余多是三四线城市。

春节档票价Top10除北京外均为三四线城市。艺恩数据
相比平日票价,春节档票价增长最多的是北海市,比平日涨了23块钱,翻了近一倍。其余涨价的城市也都以三四线城市居多。

在一片上涨声中,2019年大年初一的全国整体票价压过了2018年的一线城市票价,而观众们也选择了用脚投票。
“今年一张电影票可以看去年两三场电影了,实力劝退。”这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
从观影人次来看,大年初一到初五,一二三四五线城市总观影人次分别为1225/3743/2615/2466/1153万人,除一线城市保持了3%的增长之外,其他城市均有10%以上降幅。
在三四五线城市对票房贡献率持续走高的背景下,集中涨价的负效应凸显,有业内人士形容此举是“竭泽而渔”。
涨价,凭什么?
“春节档”电影票为何涨价?青岛某影城经理李女士向记者分析,供需关系的变化和票补力度的减少是主因。
春节期间,非一线城市人口大量回流,当地电影院迎来观影高峰。对于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小影城来说,春节档几天时间可能就占到全年票房的十分之一以上,他们需要用高峰期的收入来补贴淡季。
以湖北黄冈某县影城为例,在大多数工作日该影城的分账票房在3000元-8000元之间,而仅2019年大年初一一天票房就来到16.8万元,是普通工作日票房的数十倍。此后这一势头有所减弱,但还是持续了整个春节七天假期。

供需矛盾推高票价。随着大批在外年轻人返乡过年,看电影的生活习惯也被带回家乡,但是如果影院较少,观影人数短期暴增,影院涨价的幅度也就更大。
以人口流入位列全国城市第九的安徽阜阳为例,该城今年大年初一的平均票价达49.8元,超过了广州当天47.1元的平均票价。也难怪网友直呼:看不起,打扰了。

票补力度的减小,则是春节档票价上涨的另一个原因。
多位电影发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春节期间票补依然存在,但不少片方的票补投入较去年减少。这些有限的票补,被尽可能用在了预售阶段,用来吸引观众购票、冲高预售额度,吸引影院为其增加排片。
其实,补贴也是影院增加利润的一种方式。青岛某影院经理李女士透露,发行方有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影院结算价45元以下的票网上售价19.9元,这样影院可以在不影响客流量的情况下增加收入。
“三四线城市电影院平时结算价只有20多元,涨价到40多元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拿我们一家四线城市的影院来说,去年他们选择了涨价,观影人次没有下降,票房上涨一大截。所以今年我们其他区域的影院也做了涨价。”李女士说。
复杂的服务费,隐性的涨价
虽说票补的取消使得人们不得不买全价票,但是记者调查发现,还有一笔费用的提高也助长了看电影实际支出的增加,那便是电影票中包含的“服务费”。
“我使用第三方软件花了40买的票,取票时发现票价本身只有30元,但是还收取了3元的手续费和7元的服务费,比平时高多了。”海口市民小刘晒出了他当天买的电影票。
调查发现,多地影院的服务费在春节期间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从以往的3元左右涨至7元、10元。温州网友晒出春节购买的68元电影票,包含的服务费甚至达到33元。

服务费为何如此高昂?
电影票服务费分线上平台、系统商和影管三部分,在购票的时候统一收取。
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春节期间,淘票票平台服务费保持在2-5元,没有上涨。部分影管会微调服务费来平衡节假日其他开支。而影院设置影厅服务费的时候并不需要经过票务平台,可自行设置。具体情况可以向当地影院咨询。”
有观点认为,春节期间不少行业都会上调服务费,电影票当然也可以。只是服务费涨了,服务能跟上吗?
事实上,春节期间不少影院存在超售情况,导致观众体验下降。
今年大年初一,全国的放映总场次达到50万场,同比增加26.3%,远高于过去一年银幕数量不到20%的增幅。很多影城试图挤出更多的排片场次来增加利润。

一些影城采取了掐掉片尾曲或是减少影片的场次间隔的行为。河南安阳的罗夏表示:“我们去的那家电影院间隔时间特别短,电影开场还有一半的观众没检完票。电影还没结束工作人员就开始打扫卫生,片尾曲也被掐了催促我们离场,很影响心情。”
“2019年春节档票价涨价带来的观影人次大幅下滑体现出观众对票价的高敏感性”,申万宏源报告中认为,未来全额取消票补后对观影人次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安徽某影院经理称,我们影院初一的情况很好,初二票房就开始降,我们的价格也随之调整,总而言之需要灵活应对。
“明年春节集中涨价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他表示,“涨价是近期的趋势,大家都在跟涨赚钱。长期看,集中涨价会消耗人们来影院看电影的兴趣,不利于行业发展。”
春节,你去看电影了吗?对电影票涨价又怎么看?(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春节 票价疯涨 电影票自由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