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瑞幸咖啡继续“叫板”星巴克 “小蓝杯”改变了什么

1月11日,游客、市民在重庆北仓文创街区一家咖啡店内体验城市慢生活。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近日,国内咖啡店的骨灰级元老“雕刻时光”正式关闭了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五道口店。事实上,作为国内第一代咖啡品牌,“雕刻时光”早在数年前就感受到了同样来自中关村3W咖啡、车库咖啡等新锐品牌的威胁,如今其走向衰退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与“雕刻时光”的小众市场不同,真正让市场兴奋的,是近年来国内咖啡连锁企业的“蓝绿杯大战”。
过去1年,从零起步的“小蓝杯”瑞幸咖啡迅速完成了2000多家门店的布局,并宣布今年门店数量将增至4500家,志在“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连锁咖啡企业;不过,“绿色双尾美人鱼”星巴克拥有深耕行业40多年、在华发展超过20年的积淀,瑞幸的赶超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
春节期间,星巴克CEO凯文·约翰逊放言“瑞幸咖啡2019年不太可能超越星巴克”。然而,瑞幸咖啡立即宣布将新入驻18座城市;到4月底前,全国入驻城市数量将达40座。沉寂已久的咖啡市场悄然弥漫着硝烟。
不过,对消费者来说,无论谁胜谁负,可能都是利好。尽管目前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咖啡还算不上生活必需品;但年轻一代消费群体迅速增长,正成为咖啡消费市场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咖啡消费量以年均20%的幅度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咖啡消费增速最快、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有分析人士把国内咖啡用户分为“咖啡爱好者、咖啡刚需者和星巴克爱好者”3大类,虽不是很精准,却大致勾勒出了当前咖啡消费者的群谱特征。比如,咖啡爱好者大多不屑大规模工业化的咖啡产品;星巴克爱好者更看重星巴克营造的“第三空间”概念;咖啡刚需者则是依赖咖啡提神的消费者,对性价比、便利性和个人体验更为敏感。
由此可见,瑞幸与星巴克所面对的,是两个有交集却又存在较大不同消费特征的客户群体。“小蓝杯”主要服务咖啡刚需者,星巴克则执着于传统线下品牌的塑造。在移动互联时代,如果把星巴克比作苹果,瑞幸则与华为、小米这样的本土品牌极为相似。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双方“宫斗”有助于做大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蛋糕。
作为咖啡业界的新势力,瑞幸的出现正改变着中国乃至全球咖啡连锁业的市场版图;对于“中年大叔”星巴克来说,这个有点棘手的年轻对手正倒逼其加快转型步伐。不过,中国消费市场的奇妙之处,就在于瑞幸在培育咖啡消费者的同时,也在向更多竞争对手输送着市场份额,那些散落在全家、711等便利店里的各式咖啡同样不容小觑。中国咖啡连锁业更为精彩的好戏还在后头。
编辑:秦云
关键词:瑞幸咖啡 星巴克 小蓝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