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高质量经济需要啥人才,我们就该培养啥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许玲的履职与思考
许玲
“在2018年的全国政协会上,在职业教育领域我提了两件提案,分别是《关于职业教育提升层次、保障生均拨款》《工匠之师从哪里来——关于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建议》,其中工匠之师这篇建议被全国政协选为重点提案之一。”许玲一直在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过去一年,每次与本报记者交流,许玲都能结合经济热点,提出职业教育符合实际需要的建议。而回顾她这一年的履职足迹,怎一个忙字了得!
“我一直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和使用。换句话说,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高质量经济需要啥人才,我们就该培养啥人才。带着这种思考,我在去年进行了多次调研。比如,5月24日至30日,我参加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带队,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赴辽宁、吉林两省开展的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四平市职业大学机械学院金工实习工厂、中锐汽车学院实训中心和吉林省艾斯克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单位对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作的相关情况介绍。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与政府相关部门、劳模工匠代表和职业技术院校师生代表就技术工人队伍基本情况、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情况、技能人才的引进和激励保障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许玲这样说。
之后,许玲将大半年调研的成果与自己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领域工作的感受与思考,在去年8月31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九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如何破解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难点问题》的发言。她在发言中主要谈了在职业院校进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两热两不热”——院校热企业不热、中央热地方不热的现象,成为制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难点和瓶颈。而通过调研和思考,她也给出了建议。一方面要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确立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以法律形式把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社会责任界定为法律义务,规定各级政府推动落实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细化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鼓励性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在省级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省域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
在本次采访之前,国务院刚刚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完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其中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由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农业农村、国资、税务、扶贫等单位组成,国务院分管教育工作的副总理担任召集人。许玲用“万分惊喜”来形容她看到这份《方案》时的感受:“这不仅仅是对我提案的最好回应。未来,我将继续围绕职业教育改革进行调研,持续为这件事尽己之力。”
编辑:秦云
关键词:高质量经济 人才 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