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银河系”被指涉嫌骗取1.5亿元借款 造假坐庄多次被证监会处罚
业绩变脸巨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外加涉嫌诈骗巨额借款指控,A股市场上的“银河系”正迎来至暗时刻。
“银河系”以银河天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银河集团”)为龙头,旗下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银河生物(000806.SZ)和天成控股(600112.SH)。
1月31日,银河生物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6.5亿元至8.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净利润下降达6455.35%至8410.85%。在此之前的1月24日,银河生物公告称,因公司与控股股东银河集团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的通知。
此前,“银河系”的实际控制人潘琦,曾因财务造假和操纵市场等行为被证监会处罚10年市场禁入。2018年,证监会一纸《处罚决定书》又给予潘琦的弟弟潘勇10年市场禁入的处罚。在此之前,时任银河科技总经理的姚国平(潘琦妹夫)也曾被处以市场禁入7年。由此,银河集团仅有的三位股东(潘琦、潘勇和姚国平)都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处罚。
与此同时,在过去几年里,“银河系”的资金链始终紧绷,在2018年爆发的P2P触雷潮中,同样闪烁着“银河系”的身影,并被警方立案调查。
屋漏偏逢连夜雨,“银河系”在资金链紧绷之际的一笔巨额借款,更是被出借人指责为诈骗。
1. 5亿元借款被指涉嫌诈骗
记者了解到,银河集团在2017年的一宗“合同金额为3亿元,实际发生1.5亿元”的借款,如今被出借人指“银河系”为“诈骗”。
2017年,银河集团已经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资金链紧绷,在从金融机构很难获得借款的情况下,遂多方寻求资金。
经双方朋友介绍,在2017年8月10日,借款人银河集团和担保人潘勇与出借人李昱、李鸿签订《借款合同》,出借人向银河集团提供3亿元,借款利息按月利息2.5%执行,借款期限为3个月,借款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潘勇以其名下在北京的8套房产提供抵押担保。潘琦、姚国平、徐宏军(银河生物董事长)对此借款分别出具了《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函》。
根据约定,合同金额为3亿元的借款分两步:第一步,潘勇先将其名下的5套房产抵押给出借人后,出借人向银河集团支付借款1.5亿元;第二步,在银河集团收到第一笔1.5亿元借款后,潘勇再将其余3套房产抵押给出借人,在获得抵押手续后,出借人再支付第二笔1.5亿元,如若在银河集团收到第一笔1.5亿元借款后,潘勇未将其余的3套房产抵押给出借人,将视银河集团根本性违约,出借人有权立即收回第一笔1.5亿元贷款,银河集团且要赔偿出借人1000万元损失(合同第七款第二条)。
“银河集团和潘勇当时称另外3套房产以较低的抵押额抵押在银行,在拿到第一笔1.5亿元借款后,拿出一部分偿还银行贷款,解除给银行的房产抵押后,再抵押给我们借款人。但是,在我们给了第一笔1.5亿元的借款后,银河集团和潘勇便毁约,不再办理另外3套房产的抵押手续,先期抵押的5套房产其实都是天井、地下车库等不值钱的房产,这也是为什么合同要约定第七款第二条的原因。现在回想起来,银河集团和潘勇借款之初的目标就是借款1.5亿元,签3亿元借款合同是想以欺骗的手段骗取第一笔1.5亿元借款,其实他就是想以不值钱的房产抵押借1.5亿元。”出借人李昱对记者称。
李昱还透露:“另外,在对此借款的另外一个担保事项上,银河集团和其控制的上市公司银河生物也采取了欺骗手法。银河生物也对该借款合同提供了担保,如果没有上市公司的担保,我们也不会出借资金给银河集团。在合同谈判中,我们要求上市公司要依法履行担保程序和审批,现在银河生物又说没有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以未披露为由拒绝履行担保责任。这简直就是恶意欺诈。”
记者从司法系统获取的司法文件显示:上市公司银河生物对该笔借款提供了担保,在担保合同中,银河生物承诺“甲方(银河生物)具备担当保证人的合法资格,甲方签署和履行本合同项下的义务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公司章程的规定,且已取得公司内部机构的同意”;但此后,“银河系”方面又以“银河生物对外担保行为未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和公司章程内部规定,应属无效”为由,称“银河生物的担保无效”。
银河生物负责信息披露事务的冯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个事件目前还没有定论,请关注公司的信息披露。”
银河集团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无法就此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致电银河集团姚国平,其电话处于无法接通状态;记者又给姚国平发去采访短信,截至发稿时并未收到回应。另外,记者给银河集团官方邮箱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依然未收到回复。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谭秋桂认为,综合该事件的证据来看,“银河系”存在恶意骗取出借人巨额借款的嫌疑,有关部门应该介入调查处理。
造假多次被证监会处罚
记者从工商登记部门获悉,潘琦是银河集团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2.27%;其弟潘勇持股29.09%;其妹夫姚国平持股18.64%。
资料显示,1992年底,时年29岁的潘琦到广西北海创业,主导成立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河科技”,银河生物的前身),1998年底,银河科技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潘琦出任董事长,直至2006年。上市后,银河科技就一直被财务造假的丑闻围绕。
2006年初,银河科技首次就财务造假发布致歉公告,披露了2002年、2003年两个会计年度财务造假的情况,承认虚增业绩2.6亿元以及4亿多元。同年3月,有律师再度向证监会举报银河科技。2006年6月,银河科技二度承认业绩造假,虚增2004年净利润接近5000万元。
2006年8月,广西证监局对银河科技立案调查。5年后,调查有了结果,银河科技存在大量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隐瞒与关联方10多亿元的资金往来、隐瞒对外担保高达近7亿元、隐瞒9000万元的银行贷款、未及时披露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财政部广西专员办检查和被地方政府处罚的情况等。银河科技造假案中,该公司“董、监、高”等管理层悉数参与,银河科技及旗下主要子公司全部涉案,包括董事长潘琦在内的15名高管受到处罚。
证监会公布的调查通告显示,这是一起“系统性、团体化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大案”,而潘琦更是“银河科技一系列信息披露严重违法行为的主谋、主使和主要参与者,系负有最主要责任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潘琦被证监会处以市场禁入10年,时任银河科技总经理的姚国平(潘琦妹夫)被处以市场禁入7年。
2018年三季报显示,银河生物2018年前9个月亏损已经超过1.16亿元。事实上,亏损已成银河生物常态。2006年造假案曝光之后,2006年至2017年间,银河生物只有一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正,其余11个年份扣非净利润均为负,累计亏损金额高达8.66亿元。
而在2018年底,因提前确认收益虚增利润等财务造假行为,“银河系”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天成控股也被证监会处罚。
“银河系”高管坐庄接连收罚单
银河科技财务造假的同时,潘琦在天成控股的前身——长征电气的丑闻也一并曝出。
2003年,长征电气(时名为“长征电器”)被银河集团收购,在2003年到2007年间,银河集团及潘琦被指通过实际控制的其他账户在二级市场大量违法买卖长征电器的股票。
2006年7月,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潘琦坐庄长征电器,揭露潘琦违规操纵长征电器股票。4个月后,长征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银河集团收到有关调查通知书,因银河集团及潘琦涉嫌违反要约收购及信息披露义务,证监会决定对银河集团及潘琦进行调查。此后在2010年,银河集团及潘琦因在2003年利用他人账户交易长征电器股票被给予警告和罚款处罚。
与此同时,银河科技不断更名,由“银河科技”改为“银河投资”,再改为“银河生物”。而“银河系”高管及其亲属更是因坐庄和造假,被证监会等多次处罚。
2018年8月,证监会发布了针对潘勇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
证监会认定,潘勇作为天成控股、银河生物的第一大股东银河集团的股东,利用两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潘琦提供的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证监会决定对潘勇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没收潘勇违法所得1493.33万元,并处以7466.65万元罚款,罚没金额近9000万元。自证监会宣布决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间内,潘勇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担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记者了解到,“银河系”这些年的资金链一直紧绷,尤其是2015年以来,“银河系”一直在各个渠道找钱。公开资料显示,银河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几乎全部被质押。2018年11月,银河生物公告称,大股东银河集团持有的5.17亿股股份全部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
编辑:秦云
关键词:银河系 证监会 造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